《哪吒之魔童降世》:每个孩子都曾是哪吒,父母良好教育改变一生
要说到今年暑期档最受关注的电影,那肯定得数《哪吒之魔童降世》了,无论是创纪录的票房还是居高不下的观影口碑,《哪吒之魔童降世》都可是称得上是典范。这部电影之所以会引起巨大的社会共鸣,引起大家的热追,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围绕主人公探讨了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问题,而这恰恰迎合了当今社会因为家长的教育问题产生的焦虑心态,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好口碑的重要因素吧。
虽然电影的主线是哪吒这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但是如果用心去看的话就会发现他身上的许多品质和信念都来自于他的父母的教诲,李靖夫妇的教育观念其实是电影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核。哪吒这孩子生下来就带有不详的预言,除了父母,周围的人都把他当成怪物来对待。
根据心理专家的观点,一个人如果被打上了某个标签,那么他很可能终身都很难摆脱这个标签带来的阴影。因此要想教育好这样特殊的孩子,需要父母鉴定对孩子的爱,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认可自身的存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他,帮助孩子完善自己的道德是非观念。
作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发自内心的,面对他身上的缺点也能最大程度的包容,在孩子内心遭受痛苦的时候用鼓励的方式让他认同自我,这些都是哪吒父母身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教育观念。正因为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了善的种子,所以在故事最后哪吒才会毅然选择抛弃仇恨,昔日的问题儿童最终成为了拯救天下的英雄。
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敖丙的成长经历,敖丙作为顺风顺水成长起来的优等生,天性纯良的他在偏执的父亲为了振兴家族的逼迫式教育下,敖丙后来还是变成了祸害百姓的大魔头。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纵观我们身边,有多少从小被寄予期望的天之骄子,他们因为家长教育理念的偏执和控制欲而感受到压力重重,最终选择了仇恨和自暴自弃,让人感到非常可惜。
作为父母,我们除了要给孩子传授正确的价值观念外,合适的教育方法也是家长需要关注的问题。许多家长虽然自己的心意是好的,但是对孩子的关心很少直接表达出来,而小孩子因为自身的认识能力有限,很难体会到这类家长的心意,于是就造成了因为情感传递不到位引起的亲子感情出现了误解,让自己出现了一些认知上的偏差。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的物质生活更好一些,常年在外地工作,很少有机会能陪伴孩子,甚至不了解孩子真正的想法。虽然生活的压力很大,但是亲情交流是重要的,在孩子最需要父母关心和陪伴的时候完全忽视了他们的需求,这就为将来的不信任埋下了隐患。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对孩子的心理成长也要重视。因为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永远没有办法再给孩子一个童年了。
教育下一代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心力的长期事业,想要做好确实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家长们需要自己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平等的沟通交流,希望孩子们都可以在正确的引导下健康成长,亲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融洽。每个孩子都曾是哪吒,父母良好教育改变一生!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作品《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孕产、育儿话题,欢迎大家关注我,如有疑问请在评论区留言,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