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将提升自研软件比例至60%
在这次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介绍,他们组建了一个全球规模的软件部门,目前已经拥有4000—5000名技术人员,其中包括一支中国团队。未来三年,这个软件部门将在全球扩展到1万人以上。“动力系统的转变是相对微不足道的,更大的变革是汽车正在逐渐成为完全集成的互联网设备。”迪斯说。
图源:视觉中国
这个软件部门由一位姓名为Christian Senger的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他也是大众汽车乘用车数字化车辆与服务的负责人。在他的领导下,来自大众汽车集团、奥迪品牌、保时捷品牌、大众汽车乘用车的五位负责人分别负责互联车辆&设备平台、智能车身&数字化座舱、自动驾驶、车辆运行&能源、数字化业务&移动出行服务五大业务板块的研发工作。Christian Senger表示,对客户体验来说,软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软件中只有10%是自己研发的,未来我们希望把这一比例提升至60%”。
从这个软件部门的负责人构成上可以看出,大众汽车集团旗下主要品牌都参与其中。这是因为,未来他们希望能够实现跨品牌的软件一致性。同时,Christian Senger分析,目前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各品牌有 1100 多万辆汽车,按照使用 8 个不同电子架构来计算,基于每个电子架构的车辆数量不到 200 万台,但是若将来这 1100多万台车要基于同一个电子架构,那么就意味着对某一款产品推出新功能就可以为所有产品所用。
Christian Senger认为,车载操作系统是必备的,而不同地域也应该是一致的、并能实现个性化的。而随着汽车互联化、智能化的发展,相关的供应商也会得到整合,以来降低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一致性。“我们需要把一辆汽车搭载的车载电脑数量减少至最多三台。今天,在车辆当中,每个部分的电子控制和软件部分可能都是不一样的。未来,我们将把这些软件功能集成到主要的一两台电脑中,进一步推动供应商整合。”
为了在软件领域快速发展,大众汽车集团在过去一年中还收购、投资了两家软件企业,分别是WirelessCar车网联公司和汽车服务应用公司Diconium。而像这样被收购的软件企业也将由新的软件开发部门负责。迪斯表示为了迎接变革,他们会自行开发此前很多需要从供应商处采购的软件。而现在,导航应用将由大众自己设计,未来车身控制也将由他们自身进行研发。正是看中了软件的重要性,大众认为保持领先地位,就要具备越加完善的软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