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合资 A 级车,这些车就是不一般,动辄贵上好几万!
A 级轿车,也就是紧凑型轿车,这个级别里面,由于消费者对 A 级车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所以紧凑级轿车也分几个不同的尺寸和层次,以大众的紧凑型轿车为例,从下到上有捷达、宝来、朗逸、速腾等等 …
教授发现,这两年,貌似很多车企都喜欢冲高,都想要 " 高人一等 ",也就是 A+ 级的车型,这不,新款马 3 预售价发布了,预售价 12.59 万起,之前马自达就说要走高端、豪华的路线,如今预售价就比现款高了 1 万多(要知道很多车型新款都会更便宜的),那是走 A+ 级路线没跑了,所以对于 A+ 级轿车,教授想从几方面聊聊:
1、如何成为 A+ 级轿车?
2、明明 A+ 级跟 B 级车差得不远,为何还要造 A+ 级?
3、为什么 A+ 级车当中有的成功,有的却失意?
教授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就谈过,其实所谓的 "A+ 级 " 轿车其实只是车企为了区分各个车型的等级而划分出的 " 说法 ",而且其实这是大众用起来的说法,按照车型等级,从 A 到 D 级车,然后由于这个说法容易区分也被消费者广泛流传,所以现在普遍都用这么个说法。
但是在我国国家层面,国家标准 ( GB 7258-2017 ) 并没有针对汽车等级的相关划分规范,只有两个区分:使用用途、排量,这些区分我们普通家用车消费者没太大关系。
那么回到本文,如何成为 A+ 级,大部分车企的做法,最常见的两个做法是:加大、加料。尺寸上升级,车长是很主要的一个参数,车长增加到 4.7 米,这样能为车内带来更大的空间,因为乘坐空间是消费者区分车型等级的一个很重要指标。
然后就是加料了,要么就是车内的用料,要么就是配置,常见的是车内的中控台、座椅、门板扶手等地方,能用皮革就用皮革,不能用皮就用软搪塑,或者是看起来视觉效果不错的饰件,像是仿碳纤、拉丝银等等,配置的话,更多的辅助驾驶配置,更多的电动调节功能等等。
当然也有从其他方面的,或是造型设计,或是性能等等,像思域速腾那种,颜值高动力强的车型,都能成为 A+ 级轿车,当然这都是口口相传的说法,国家没有法律规定这么叫,也并不是所有车企都会这么叫。
也确实,A+ 级轿车的地位有点尴尬,往往,A+ 级的中高配,价格就能够到 B 级中型车了,以速腾为例,280TSI 就已经 16 万起步,你都能买到速派的入门车型了,更何况还有优惠,从这个角度来讲,车企就没必要造 A+ 级车了,可以做普普通通的 A 级车,或者卖力一点,直接造 B 级车。
但并非如此,有两大难题,使得车企不得不去做 A+ 级车型。
第一大难题:车型生产,横向扩张容易,纵向发展更难。
什么意思?横向扩张指的是,同平台下的级别差异不大的车型,像上面提到的大众 A 级车,其实还有本田的车系,像哥瑞、竞瑞、锋范,还有雪佛兰的科鲁兹、科鲁泽、科沃兹,这些都是紧凑型轿车,只是大一点小一点,还有用料配置的差异,核心动力总成是差异不大的,这些车系,其实通过微调就能够实现,能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但横向扩张有个上限,上限就是 A+ 级车,但要去到 B 级车,就不是通过加大加料就能够做到的,那就不是横向扩张的范畴,而是纵向矩阵的另一个级别,B 级车跟 A+ 级车,差异并不仅仅是配置尺寸这些表层的产品力,而是更深层次的产品力,譬如:驾控、NVH、动力规格、以及整一个驾乘体验,这些都是 " 加料 " 加不出来的。
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A 级和 A+ 级能在同一条生产线造出来,但造 B 级车只能在另一条生产线上才能做到,所以很多车企都选择了容易的那条路,A+ 级。
说句题外话,大众却可以,得益于高度模块化,大众的 MQB 平台可以生产多个级别的车型。
第二大难题:B 级车比 A 级车更需要品牌口碑支撑。
B 级车,尤其是合资品牌的 B 级车,品牌口碑更为重要,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已,如果买的是 A 级车,只要省油、好开就行了;
但 B 级车不一样,是品牌的中坚力量,是撑起品牌口碑的重要角色,而打造这样的口碑,需要历经很多代车型,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打造出来的,像凯美瑞、雅阁、帕萨特等,都是响当当的金漆招牌,而 A+ 级车就没有这样的难题。
所以其实就是,即便是造了 B 级车出来,并不是所有消费者都会接受,君不见自主品牌多年来都在努力造 B 级车,但能够得到消费者认可的车型,简直凤毛麟角。
当然了,要在这个级别成功,还是需要有点实力的,也并非所有的 A+ 级都可以那么受欢迎,譬如:标致 408。
另一个比较成功的正面例子是:威朗。别克威朗去年的累计销量达到 19.62 万,接近 20 万了,月均销量达到 1.6 万左右,而威朗成功的秘诀在于:差异化,品质感。旧款的威朗跟别克旗下的旗下车型有很大区别,外观设计上会有更运动帅气的 GS,轮毂、前脸等都有更明显的提升。
而威朗的最大优势在于,档次感,精致、高级的内饰一直都是别克车型的优点,而威朗更是深得真传,内饰方向盘、座椅、中控的用料和设计,都是按照自家 B 级车的标准来的,君威同款的方向盘、同款的 8 英寸中控屏,而发动机,则是旧款昂科威同款的;而且,新款的威朗此前教授也有试驾报告了,高级感仍是它最大的亮点。
总后,作为一名消费者,在 A+ 级和 B 级车之间纠结的时候,到底怎么选?你只需要知道,A+ 级和 B 级车最本质的区别是,驾乘体验,A+ 级能给到你很好的配置,和不错的空间表现,但更高级的驾控、更强动力和更强的实用性,是 A+ 级给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