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汽车蓝皮书》有点不一样,付于武称“视角全新”
【导语 :《2019汽车蓝皮书》以“面向未来出行的汽车产业变革与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未来出行,对汽车产业的未来变革与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今年的蓝皮书跳出了传统的OEM链条,开启了全新的未来视角。】
撰文|钱 蕾/编辑|禾 子
“汽车蓝皮书以兼具深度与前瞻性的论述,描绘一幅未来出行的新图景。”10月10日,刚刚接替张绥新任职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公共事务与合资企业事务负责人刘云峰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9)》(2019汽车蓝皮书)发布会上表示,大众汽车集团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实际已经将移动出行服务、新能源、新技术等作为未来的发展战略。今年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撰写并发布汽车蓝皮书的第12个年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汽车蓝皮书以“面向未来出行的汽车产业变革与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未来出行,对汽车产业的未来变革与协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已经连续12年的蓝皮书发布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盛事,每年选一个主题深入研究对引领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出行变化缘于技术进步,出行变革将深刻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走向,“站在出行革命的起点上,探讨未来汽车工业如何发展的研究课题十分具有前瞻性。
“本年度的蓝皮书研究主题更具深度和系统化。产业革命、新技术革命最好的载体是汽车。出行将成为新的生态系统,其内涵和外延都超乎想像。从创新角度来看,汽车产业的创新链、产业链还有很大延伸的空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表示,今年的蓝皮书跳出了传统的OEM链条,开启了全新的未来视角。蓝皮书的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契合社会、行业的进步,一定要呼应行业关注的热点,一定要走在行业的前列。“这是我们三家合作最基本的共识,我们做到了。”
“今年蓝皮书描绘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蓝图,但并非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或利益主体都能抓得住这一发展机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经部副部长、蓝皮书课题组组长石耀东表示,汽车制造商在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全球战略布局、自身战略定位等很多方面都可能遇到挑战。“站在未来出行的视角,让我们对产业的发展走向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蓝皮书除了对总体形势的汇总和分析外,更多的聚焦在未来,对如何从出行大国发展成出行强国提出了思考和诠释。”
2019汽车蓝皮书由总报告和主题研究组成。其中,总报告从整体产销、企业经营等方面深度综述了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态势,并通过对产业开放、全球投资并购与产能布局等前瞻性话题的分析,概述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变革与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此外,通过对未来出行愿景的展望、出行场景建构的解读、产业变革方向的探索、协同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创新政策框架的建议,总报告分析了未来出行图景下,汽车产业结构及产业生态的大变革;主题研究则秉承总报告思想,以出行、场景、变革、协同和政策五大篇章,对未来出行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系统论述,阐明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对推动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作用。两大板块相辅相成,为中国智能出行生态的建构,以及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借鉴。
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连续十二年的联合编著者之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早在1999年便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国家权威研究机构展开合作,共同探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脱碳、电动化等核心战略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不断推进相关实践,深化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布局。019年以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其合作伙伴将以电动出行为核心,在中国投资40亿欧元。此外,其与星星充电、一汽集团和江淮汽车成立了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引领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行业进入智慧化时代。
禾颜阅车点评:
可以看到,在变革的生态中,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也正以更多的协同发展方式践行面向未来的变革。对于正在转型的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来说,今年在发布的这本汽车蓝皮书可谓正是契合了其自身的未来发展的方向,同时该蓝皮书的前瞻性也为汽车行业带来新的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