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新做法!10分钟搞定一锅,全家管饱
中国人做菜,从古至今都比较讲究“味外之美”。
一道美食除了做好色香形外,还得起个好听的名字才行。
不过有些菜偏要唱反调,起一些奇怪的甚至是难听的名字出来。
南有撒尿牛丸、苍蝇头,北有包脚布、粘耗子……要不是名声在外,估计要劝退很多人。
这些乱七八糟的名字虽然不好听,但多数其实是非常有特色的美食,凭借口味上的实力流传开来。
而小主今天做的这道也有点类似,不过并没有那么重口味,反而很清爽开胃哦~
说起疙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鸡皮疙瘩了。有时候被冷风一吹,整个人就要泛起一大片。
不过在北方,疙瘩也可以用来形容小球或小块状的东西,比如面疙瘩、酸奶疙瘩。
这道番茄疙瘩汤其实就是用面疙瘩煮出来的汤,清爽开胃,特别适合当早餐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吃~
在中国饮食文化上,疙瘩汤还很契合“原汤化原食”的说法。
这种说法具体是指在吃完汤面、水饺等含淀粉的食物后喝点底汤,有助于食物本身的消化。
虽然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不过喝原汤对于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增加饱腹感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面疙瘩的做法很简单,简单到可以说有点随意了。
只要准备好面粉,倒进一点水,用筷子搅啊搅啊搅,变成小球小块就可以下锅了。
但就是这么随意的做法,做出来口感意外的好,非常顺口,早餐又有新选择啦~
*一小勺=5ml,一大勺=15ml
一起来看看详细的制作步骤吧
1.西红柿切丁,用少量盐腌制一会;葱切粒备用
2. 鸡蛋打散备用
3.锅中热油,加葱爆香,倒入腌好的西红柿丁炒软变糊
*中间可加少许水防止炒干
4. 加入适量清水、盐、鸡粉、胡椒粉搅拌均匀煮至沸腾
5. 这时可以制作面疙瘩。面粉中少量多次加水,一边用筷子搅拌成小块
6. 待西红柿汤烧开后,加入面疙瘩,一边加一边搅拌,烧开
7.边加蛋液边搅拌,烧开后即可关火,加入香油搅匀
撒点葱花装饰,番茄疙瘩汤就完成啦~
黄色的蛋花像飘絮一样漂浮在汤里,中间点缀着一块块红色的番茄块儿,看着都觉得舒服。
舀起一勺,麻油的香味就扑面而来,汤汁的酸甜十分清爽,醇厚的口感又不至于显得太单薄。
而沉在汤底的面疙瘩大小刚好,吃起来顺滑又有弹性,连着汤一起喝真是一种享受呢~
一开始小主还挺佩服给这些起名字的人的,这得有多自信才敢这么做呀。
后来一想不对,这些菜名更多应该是靠吃的人口口相传传出来的,既形象、又很接地气,非常好记。
所以美食这种东西,真的不能太在意外表或名字,只有好吃才是王道~
小主提示
1.面疙瘩不要过早制作,否则容易结块,下锅时粘在一起
2.西红柿事先炒软变稠可以让汤汁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