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人京事京味《小巷管家》诉说大情怀
10月26日,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电影《小巷管家》首映式于北京市档案馆举行。本片由著名演员巩汉林领衔主演,著名演员张英、方清平、巩天阔、张兆北、张京生、翟小兴、孙茜、孟秀、李勤勤、贾雨岚、刘大为、卢秋宏等联合主演,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导演郑昊执导,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马铨联合导演。在首映式上,该片主创们表示,《小巷管家》展现的是小人物、大情怀,在拍摄过程中,所有人都经历了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
讲述北京最基层党建故事
随着北京作为超大型城市的基层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市越来越多优秀的“小巷管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们的工作琐碎而繁杂,但是他们饱满的工作热情、智慧的工作方法、积极的工作态度,成为基层干部和普通百姓的宝贵财富,平凡中的伟大就是生活中最感人的力量。
配合今年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北京市委组织部联合中国传媒大学共同策划、制作完成的现实主义题材主旋律国庆献礼影片《小巷管家》,以全市2.3万名小巷管家的先进事迹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为主要内容,将北京市的基层治理工作和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集中表现了在基层治理过程中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米的感人故事。电影坚持以正为本、以情动人,展示了幽默而不夸张、感人而不煽情的京人、京事、京味以及地道的京韵文化。
用“即时电影”理念创作
电影《小巷管家》将基层党建工作用艺术化的形式来进行宣传报道,表现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的工作风采和工作状态,丰富了党建工作的宣传方式,提升了宣传效果,并为今后的党建宣传工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模式。电影旨在让北京市的工作宗旨和工作内容深入人心,让同行得到经验,让群众能够理解,让社会能够支持。
电影《小巷管家》采用了“即时电影”的新型创作理念,将正在和即将发生的政策与工作及时地融入剧情之中,以国庆100天倒计时作为时间线索等,最大程度地贴近和反映了现实。
巩汉林一家三代齐上阵
主演巩汉林表示,作为艺术工作者,只要深入生活,脚踏实地,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值得关注的题材,这是演员应有的嗅觉。“这些小巷管家们真的是特别热心和敬业,起早贪黑为群众解决针头线脑的实际困难,我在演了这个角色后也受了很大教育,感觉到政府在尽心帮助百姓解决难题,群众又为城市着想,这种双向发力,让我们的北京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巩汉林的儿子巩天阔也在《小巷管家》中亮相,“我演的是一个外地进京打工、卖灌饼的小伙子,我这条故事线主要体现了北京人民的包容,也体现了外来务工人员为建设北京付出的劳动。”他希望,这部“讲述老百姓身边故事”的电影能得到更多老百姓的喜爱。
巩汉林还透露,在拍摄庆祝国庆节的戏份中,家里的小孙女也参与了拍摄。“这段戏份体现了爱国热情的传承,小朋友拿着国旗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向前跑去,延伸了我们这几代人对于国家建设、对于美丽中国梦的畅想和奋斗。”巩汉林对于孙女的“演技”也很满意:“那天恰好是她的生日,对于她来说,这在人生经历上是很有意义的。”
电影《小巷管家》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都唯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湖南先导影业有限公司、无锡优视明天影业有限公司、安徽伍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盛华瀚(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乾鹏印象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宣传发行。本片将于10月29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文/本报记者 肖扬
统筹/满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