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糖尿病到底有哪些征兆?如何预防呢?

糖尿病到底有哪些征兆?如何预防呢?

发布时间:2019-10-29 13:45:16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

中国约有1.1亿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

那么什么人容易得糖尿病?

都是吃糖过多引起的吗?

糖尿病有哪些征兆?

如何预防?

今天,

计仔君就来带您详细了解!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就是因为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无法有效利用胰岛素而导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一般父母都是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更容易得糖尿病;

2、曾经有过高血糖或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

3、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生活及工作压力大、免疫力低下的人。

4、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等疾病的人。

5、40岁以上超重或肥胖的人群。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明显减轻。但有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或仅有部分并发症症状,发病隐匿。

1

吃很多,体重却在下降

首先,最先感觉到的症状就是体重减轻。当你没有刻意控制饮食、吃减肥药、运动,什么都没做的时候,体重却在不知不觉中下降,千万不要暗自窃喜,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糖尿病初期症状。

在糖尿病初期时,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无论你吃多少食物,身体不能分解葡萄糖而产生能量,使脂肪和蛋白质加速分解,从而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和热量,最终导致体重下降。

2

伤口难以愈合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逐渐升高,免疫功能会相应的逐渐下降,其结果是人体的自愈能力越来越弱。

这是由于高血糖阻止血液流通,延迟伤口的愈合时间,神经组织甚至还可能受损。一旦出现伤口难以愈合等非常规现象,最好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诊断。

3

喉咙干渴,尿频

长期口干与尿频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为多次排尿会导致身体缺水,进而引起喉咙干燥。但是喝水越多,排尿次数也会随之增多,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当然有些人虽然口干,但是并不想喝水,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渴不欲饮”,认为是体内湿热郁积导致,虚热则口干,因湿滞所以不想喝水。

4

白天犯困嗜睡

在患有糖尿病的被调查者中,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是其他人的近两倍。这是因为糖尿病早期患者血糖高于正常。

大量糖分由尿中排出,引起体力减退、精神萎靡,甚至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氧化应激反应减退,引起嗜睡。

5

出汗过多或过少

长期糖代谢障碍、血糖紊乱、高血糖容易引起自主神经损害。自主神经控制汗腺分泌。

汗腺分泌异常导致多汗、少汗、局部多汗或是吃饭大汗淋漓,或是出现热的时候不出汗,不热的时候出汗,半个身子出汗、半个身子不出汗等异常表现。

6

视力减退、眼睛易疲劳

在糖尿病的初期阶段, 人的视觉会被影响。因为含量较高的葡萄糖在眼睛积聚,会改变其形状,进入眼睛的光线也会因此发生曲折,导致眼睛不能聚焦。

视力也会因此急剧变化,放大瞳孔的能力变差;或突然上睑下垂、视物模糊、复视、头痛、头晕等症状都是糖尿病眼病的预警信号。

7

皮肤瘙痒

若出现皮肤干燥、发痒的现象,那么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也非常高。皮肤类问题可能与血糖值低下以及尿频导致身体脱水有关。

自主神经损伤导致汗腺分泌减少,再加上长期高血糖状态,使皮肤黏膜处于脱水、缺氧和营养不良状态,引起皮肤瘙痒问题。当然,出现皮肤瘙痒症也可能为真菌感染,还要加以区分看待。

8

性功能衰退

糖尿病患者的初期症状还表现在性功能上,尤其是男性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阳痿等性功能问题。

女性则表现为月经不调等。如果突发性地出现阳痿或者月经不调,我们一定要引起注意,这可能是糖尿病初期症状的预警。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01对肾脏的危害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

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0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

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0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

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得了糖尿病,主食最好只吃粗粮?

粗细比例做到1:3!

对于年纪比较大、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吃粗粮很难消化、吸收,多吃点细粮反而有益。

如果害怕细粮太好消化,血糖升高得比较快,可按照1:3的比例吃粗粮、细粮,无论是每顿都按这个比例吃,还是吃一顿粗粮,其余两顿吃细粮都没问题。

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最好避免在清晨锻炼,而应将锻炼的时间改为下午或傍晚。

02忌暴练

高强度的运动适合较为年轻的初发患者,它要求运动者有较好的体能和肌肉、关节条件,在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避免运动损伤,在运动后还应该注意肌肉放松。

过度运动造成的低血糖反应,可以发生在运动后的2-12小时内,甚至24小时内。

运动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

如果总是持续发生低血糖反应,

平均血糖值上下波动,

对降低血糖反而没有好处。

来源:最紧要健康GRT

监审:张丽

编辑:戴文宸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