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赞叹:建水造访板井豆腐坊 饱口福更饱眼福
“滇南第一井”大板井,村民一早来此打水。
海外网10月30日电 建水县是滇南文化名城,一口古井,孕育了数百年豆腐品牌。台湾《经济日报》记者直赞:“建水板井豆腐,吃法或烧、或烤,口感细腻嫩滑,香鲜可口。”
每逢节假日,古城内大板井边的“曾记”板井豆腐坊,人头攒动;游客品尝选购、观赏制作过程,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特别是几年前在此拍摄过“舌尖上的中国”后,板井豆腐坊名气更响亮。
几百年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传承,从“曾记”板井豆腐坊演绎开来。这家从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制作豆腐的工坊,至今已传到第六代曾福康。由于曾家就位在“滇南第一井”大板井旁,就近取用甘醇的西门大板井井水,制作豆腐的原料来自特选优质黄豆,每天曾家人都要亲自从古井中挑来清冽的泉水,将黄豆仔细淘洗,然后充分浸泡八到十个小时。泡好的黄豆碾碎成浆,通过数道过滤工序,滤尽豆渣,用炭火熬新鲜的豆浆。
板井豆腐,細膩嫩滑,香鮮可口。
熬好的豆浆加入豆腐坊内自然发酵的酸浆,不等豆花冷却,师傅趁热舀进木桶里,放上一块木板,再取来三寸见方的纱布“包豆腐”;豆腐中的水从纱布缝隙中挤出,然后放在木头托盘上,如此往复,一块块小豆腐就成型了。板井豆腐好吃秘诀之一,是采用“大板井”井水。建水的水井很出名,而西门大板井名列第一。大板井,原名溥博泉,始建于明洪武初年,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水甘甜润口,井旁供奉水晶宫大板井龙王庙井龙王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