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较多破碎的白茶,冲泡时有什么技巧?
前些天和茶友在茶室聊天泡茶,茶友拿出一饼有些年份的老寿眉,枣香沉沉,饼身是又干又酥。茶友小心翼翼撬出薄片,发出清脆的叶片断裂声。经过冲泡,叶片舒展后,出现了不少的碎茶末。我建议茶友在倒出茶汤时,用茶滤过滤这些碎茶就好了。茶友有些困惑:用茶滤不会干扰风味吗?不会将白毫都滤走了吗?故而今天我就和各位茶友说一说使用茶滤会不会对白茶风味产生影响?叶片较多破碎的白茶,冲泡时有什么技巧?
冲泡叶片破碎的白茶时是很有必要使用茶虑的,茶滤能起到很好的隔挡碎茶的效果,以免干扰到喝茶品茶。茶叶破碎,其内在物质就失去了叶片表面腊质层的保护,那内质物释放速度就会变快。故而相应的出汤速度要尽量加快,否则内质物过多释放,茶汤则容易泡苦。冲泡白茶,出汤速度要快,冲泡叶片破碎的白茶,出汤速度更要快。在前期冲泡时,随冲随出即可。用盖碗冲泡这些叶片破碎的白茶时,若是没有使用茶滤过滤,出汤时碎茶片容易顺着水流落入公道杯中。与客人一同品茶时,将过多的碎茶末倒入客人的茶杯中,总归不妥。那为了避免这些碎末随茶汤一同落入杯中,泡茶人常常会将盖碗开口调小,稍加阻隔下叶片,出汤时动作小心翼翼,这样就很难做到快速倒出茶汤,茶汤容易被泡苦。要想做到做好快出汤,又可以避免碎茶掉入杯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茶滤过滤。
那使用茶滤,会不会对白茶风味造成影响?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白毫含量多的白茶,不建议使用茶滤,如白毫银针、牡丹王(特级白牡丹)等,这些茶叶芽叶保留完整,使用茶滤过滤,会将不少白毫截留在茶滤上。白茶的茶毫里,富含茶氨酸物质,风味清爽而鲜甜,是很好的天然氨基酸补充剂,茶汤里少了部分白毫的参与,鲜爽清甜风味便会受到影响。使用茶滤将白毫过滤,不仅是为口感风味的损失,还是白茶营养价值上的损失。茶友们可不要将这些茶汤中游走的茶毫,视作灰尘杂质一类的物质,用茶滤将其过滤,会影响白茶的鲜爽风味。
但对于叶片破碎的白茶来说,茶滤还是必不可少的。叶片发生断裂的常发生在寿眉身上,寿眉粗梗大叶,经过干燥后,叶片薄且硬。所以不管是散茶,还是茶饼,寿眉发生叶片破碎是比较常见的。白茶寿眉中也有白毫的分布,但其分布数量较少,只有在叶背上,能看到少量白毫分布,使用茶滤过滤,不会对整体茶味产生影响。寿眉在生长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的营养物,贮存在其茶梗中,如茶多糖、果胶物等,整体茶味以甘醇风味显著。所以寿眉茶在发生叶片破碎后,使用茶滤过滤,并不会对茶味造成太多的损失。
叶片较多破碎的白茶,冲泡时有什么技巧?上文说过盖碗冲泡碎茶时,茶滤是必不可少的,但并非简单地把茶虑放在公道杯上就完事。为了确保白茶的纯正风味,使用茶虑前,要查看茶虑是否干净清洁,缝隙里有没有茶垢等物质。茶滤的滤网很细密,冲泡时可以阻隔碎茶,但同时,也是因为滤网细密就容易藏污纳垢,清洗的时候要细心些,清洗后用沸水烫一遍,消除水味,最大程度减少对茶味的干扰。
冲泡叶片破碎的白茶,可适当调整投茶量。白茶叶片发生断裂,冲泡时内质物释放速度加快,出汤就要更快,否则茶味易泡苦。如果想避免这情况,在冲泡前可适当调整投茶量。通常我们是以盖碗冲泡白茶,110ml白瓷盖碗搭配5克干茶。在冲泡叶片破碎的白茶时,可以适当将投茶量减少0.5-1克。或是用叶片完整的白茶搭配叶片破碎的白茶冲泡,这样也能得出好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