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章太炎、王国维、周作人、郭沫若名人墨迹复原前辈学人生活圈

章太炎、王国维、周作人、郭沫若名人墨迹复原前辈学人生活圈

发布时间:2019-11-03 23:16:58

今天起,至11月10日,《大道:百年名人 翰墨集萃》在宝龙美术馆4号展厅举行,全面呈现了对晚近中国最激烈变革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如孙中山、廖仲恺、黄兴、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严复、胡适、陈独秀、陈寅恪、罗振玉、周作人、钱玄同、郭沫若等百余位名人心魂所系的翰墨手泽。

“大道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承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最全面、最重要、最具体系性和学术性的书法展,这是一场现代知识精英的书法盛宴,既有章太炎、沈尹默的鸿篇巨制,又有梅贻琦、朱自清的玲珑袖珍;既有熊十力、潘光旦的解衣磅礴,又有胡适、老舍的从容温和;既有成扇的清风徐来,又有尺牍的婉转私语。展览呈现的103件函札、手泽,俱系近年由拍卖行所流出,引发关注的部分,所涉人物或为“五四”风云翘楚,或则享誉海内外。

图说:展览作品 官方图

例如,此次展览中,有胡适1960年7月在柏克莱为余小仙题句,及同时稍后致《时代周刊》《财富》《生活》三大杂志创办人、“时代之父”亨利·鲁斯的英文函,对于研究胡适当时的处境、心境、晚年境遇,均大有帮助。这是胡适生前最后一次出国之行,也是他晚年最令他烦扰不已的肇始,他于1962年2月24日突发心脏病遽然奄逝,与此行有莫大关系。上款人余小仙女士(b.1927)与胡适先生1960年相识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别后适之先生书此见贻,并由余小仙女士珍藏至今。

前辈学人函札、日记、电报、公牍,逐步发现,作为历史材料运用于人物专题、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生活史甚或政治史研究,有其独特的价值及优势,尤其对于细节研究,别具视角。研究者可藉此贴近了解所研究所关注对象当日之生活圈、交谊圈、交集圈、戚友往来、公牍往还、上传下达、人际脉络,甚或身体景况、心灵细微及相关贯连,即有可能藉此将所关注之对象、所研究之人物、所牵涉之史事“复原”出来。

图说:展览作品 官方图

“大道展”的“亚东遗珍”板块,系首次公开面世。

亚东图书馆是一个小型的私人出版社,与“五四运动”最重要的两位旗手,陈独秀与胡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之聚集了包括章士钊、郭沫若、田汉、宗白华、高语罕、俞平伯、朱自清等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在内的作者团队,并率先推出带标点符号和分段形式的古典小说,开风气之先,影响巨大。鲁迅说:“标点只能让汪原放,作序只能推胡适之,出版只能由亚东图书馆。”

“亚东”最早听从陈独秀的建议,在上海成立。陈独秀也竭尽所能地为亚东的发展提供帮助。1923年初掀起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迅速蔓延至整个学界,阵营分列,妙作迭出。“亚东”争取到了论战集的出版。本次展出的《科学与人生观序》手稿,即是陈独秀以唯物主义史观对该次论战的评述与总结。

图说:展览作品 官方图

胡适可谓是“亚东”最重要的作者,他与“亚东”编辑汪原放相交莫逆,而“亚东”则几乎垄断了胡适早期所有著作的出版。本次展出了亚东图书馆最重要的出版物《胡适留学日记》的原稿(含未刊之《北平杂记》和《归娶记》)、奠定胡适红学研究历史地位的两篇关于《红楼梦》考证的文章手稿,而胡适致汪原放的四通信、《胡许(许怡荪,胡适早年最重要的朋友)通信集》誊抄本、亚东由日文转译的胡适《中国革命思想之变迁》、汪原放和章希吕就出版问题与胡适的探讨函等,于细节处,体现了亚东图书馆与作者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亚东编辑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巡礼“大道展”,回望波澜壮阔的中国现代文明全史。展览由上海宝龙美术馆承办、上海明轩一间屋协办。(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