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兰可琪|《少年的你》: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个不幸福的家庭

兰可琪|《少年的你》: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个不幸福的家庭

发布时间:2019-11-04 13:54:03

《少年的你》上映一周时间已破十亿,口碑已经爆了!

很多人说这部影片主要是聚焦“校园暴力”,陈念亲眼目睹了校花同学被霸凌后的天台坠落,因为善意的举动,不幸成为下一个被同学霸凌、欺辱的对象。

而小北是她生命中无意中闯进的给她力量、给她保护的人,这是两个少年的相遇与相互拯救。

比起校园欺凌,我更希望为人父母者可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这部电影。

每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除了导演想要表达的伤痛,一定都离不开背后所映射的原生家庭。

而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幸福的家庭!

1

父母心里扭曲,养不出健康的孩子

魏莱是一个家境优越,长的美,人缘好,成绩好的女孩,这样的女孩子只要大家一看就喜欢,她简直像女神一样美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样看起来美好的女孩子,背地里却将自己的同学胡小蝶逼得跳楼自杀,而陈念一个盖住尸体的动作,最终却被沦为第二个被霸凌的对象。

她不但在学校欺负陈念,还去陈念家堵门,甚至让同伙撕扯陈念的衣服,拍摄裸照视频……能够想象的出这样美好的女孩子背地里却做出这样可怕的事吗?

她的恶是纯粹的恶,不为任何的利益,不为自保,只是为了作恶而作恶,享受对别人施暴所带来的快感,对生命毫无敬畏之心,对苦难毫无悲悯之意。

每个孩子的行为里,都有着原生家庭的折射。

魏莱的母亲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她对女儿的交往对象,为人处世都过多的干涉。

为了让女儿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顶级学府,她一再把女儿扔进复读班。当警察为了“胡小蝶自杀案”到她家调查时,她母亲与警察的对话,让人看了心发凉。

“我们家孩子不会暴力对待别人的,别人可能会,但魏莱不会,她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我和他爸爸给她的都是最好的教育。那个自杀的孩子或许是因为家庭教育的不行、玻璃心,同学和她开几句玩笑,就受不了跳楼自杀了。”

魏莱的父亲,因为女儿没有考上大学,实行冷暴力,已经一年没有和女儿说话了。

魏莱死后,停尸房里,她父亲看到魏莱的尸体,竟然是生气的一跺脚就走了,而不是正常父母丧女之后的悲痛欲绝……

影片可以看出来魏莱母亲对自己女儿实行的就是所谓的菁英教育,只能跟好学生交往,不能跟坏(差)学生交往,你不是一般人的孩子。

因此魏莱从小就带着自身的优越感,认为自己跟其他人不同,也不把别人的尊严、家庭、甚至生命放在眼里。

影片结尾,魏莱这个反面大BOSS死了,让人觉得罪有应得。可是换个角度想一下,这样的错误真的就只是魏莱的错吗?

她还是个未成年,是个怕家长的孩子,她之所以成长为一个霸凌者,到底是谁要付主要责任?

从法律上来说魏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从道德情感上来看,她成为霸凌者与父母的教育脱不开关系。

2

父母一味忍让,孩子很难抬头做人

故事里的陈念与不靠谱的母亲相依为命,她努力学习,成绩优等,最大的心愿就是考上北京的大学,走出不完美的家庭,却因为同学“胡小蝶”的自杀案而被卷入了校园暴力。

期间陈念又因为做着传销、微商之类的被人追债,在孩子即将高考的日子,躲得远远的。

陈念不但得不到妈妈的任何支持,还给女儿拖了后腿。在家,一群追债的不断骚扰;在学校,妈妈的负面新闻在同学中广泛流传,让她沦为笑柄。

而此时,正因为创业失败在外躲债的母亲,却在每次给陈念打电话的时候只会说:“孩子,再忍忍高考过后就好了,你就长大成人了,我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了。”这话听起来,多么的刺耳。

遇见事情,只会躲避忍让的父母,让孩子在生活中也无法抬头做人。

甚至面对施暴,也只会一味地躲藏、一味地忍受,这样的沉默,让积怨已久的陈念最终爆发,失手杀了施暴者,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作为父母,如果早一点发现孩子的异样,早一点带着孩子去报警,积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或许就不会造成如今两个家庭的悲剧。

那些习惯忍耐的父母,他们或许不知道,因为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自己一个人遭遇了多少人生至暗的时刻。

他们也永远不会明白,孩子会因此承受多么惨痛的代价。

3

父母不管不顾,孩子拼命受伤

对于本片的另一主角,由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而言,父亲在他很小时候便扔下他们母子跑了,母亲也在他13岁的时候,为了重组家庭而抛弃了他。

毫无生活来源的小北为了生计,隔三差五的和一群社会人士,打架斗殴,尽管如此,他却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灰暗,而黑化了自己的内心。

在一次被殴打的过程中, 因为路过的陈念出于善意报了警,而认识了这个和自己命运相似的姑娘。

一次,小北被打到满脸是血回到家时,被陈念的一句:疼不疼。而感动到流泪,从未感受过温暖的他,从此下定决心,要誓死守护陈念。

在小北眼里,陈念就是他满目疮痍的生活中,撒下来的那道白月光,在得知陈念的梦想是保护世界时,他眼神坚定地对陈念说: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父母对孩子缺少的教育和爱,让小北拼了命的坚强。为了生计,在不断受伤后,学会了养活自己。

甚至在遇到心爱的人时,也只会通过毁掉自己的方式,来成就对方。

这个心地善良的男孩子,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想拼了命的让喜欢的姑娘能仰望星空。

如果小北有父母的保护,将会过上怎样璀璨的人生?

4

家庭是防范暴力发生的第一道关口

心理学研究早已证明:早期生活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的生活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个人的一生幸福。

作为父母,该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成长呢?聆听与尊重

不论年龄大小,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学会聆听并尊重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千万不要把“你以为”的想法附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再小也会有向世界倾诉的愿望。

有研究数据指出,50%的施暴者来自有虐待行为的家庭。而家庭是决定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环境,每一名问题少年的背后是一个充斥冷漠、欺凌甚至暴力的家庭。同情与热心

在一起起校园欺凌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很多孩子虽然不是施暴者,目睹欺凌的发生后却默不作声甚至议论嘲笑,可是当悲剧发生,所有人又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也是校园欺凌!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之前,自己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若父母平时对生活中的一些恶性或欺凌事件采取淡漠的态度,孩子又怎会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从教会孩子善待花草树木开始,以一颗热切之心对待世界,并教育孩子和亲人、朋友和谐相处,遇到困难相互帮助等。责任与成长

孩子成长的路上必然会跌倒无数次,但重要的是如何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跌倒的原因,并成功地迈过这一个坎。

若孩子犯了错,家长不要过于苛责,首先询问孩子前因后果,然后一起和孩子寻找解决办法,而不是像魏莱母亲那样,反过来一股脑的把问题都抛给受害者。

勇敢地承担责任,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标志。

如果屏幕前的你,为人父母,那么请你无论孩子成绩好坏,可爱与否,都能用心去保护他,不要放弃他。

当然不仅要保护他如何不被别人欺负,更要保护他健康的思想,让他不去欺负别人,也不要在别人被欺负的时候,冷漠对待。

这才是,防止校园暴力最根本的方法。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