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扶贫比翼鸟”飞进三江贫困村,柳州市粮食系统的“夫妻档”携手扶贫传佳话
都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但是柳州有一对一起“上阵”的夫妻档,肩并肩主动从繁华的都市走向偏远的山村。他们不仅演绎了相依相随的深情爱恋,更留下了一段同甘共苦携手扶贫的佳话。他们就是柳州市粮食系统的党员干部雷海州和胡艳君。
山村道路破烂不堪,但是雷海州夫妻俩你拉我推,苦累中有温馨。
(受访者供图)
秤不离砣 公不离婆
雷海州两口子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的深度贫困村归亚村,已经生活了一年半时间,完全和这里的村民打成了一片。
“2018年3月初,市里选派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驻村工作队员,我带头报名参加了。”雷海州笑道,当时自己还想,老婆肯定不会同意,该找什么理由来说服她呢?准备了一肚子大小理由,没想到回家跟老婆一说,老婆的答复只有三个字:“我也去!”
她可不是说着玩,当天就向组织打了申请报告并得到批准。没多久,两口子拿起行囊,手拉手走向了三江的大山深处。雷海州的妻子胡艳君说:“儿子三岁时,老雷就曾去融安挂过职。当时,我忙于照顾家庭,无暇为他分忧。现在儿子上大学了,我也想尽我所能,和老雷一起为老乡们做点事。”
为了能全心全意做好工作,夫妻俩把冰箱、洗衣机、电脑、电风扇、摩托车等家电及交通工具,从柳州市区搬到归亚村,并且添置了沙发、窗帘和饭桌,把简陋的宿舍布置成了温馨的家。
在乡村宿舍,两口子合作煮出来的每一顿饭菜,
都充满家的味道,洋溢着幸福。
“把家安在农村,把心扑在归亚”后,雷海州成为村里的第一书记,胡艳君是扶贫工作队员。家里家外,两人的目标高度一致。
贫困村的条件非常艰苦。自来水经常断水,他们就一个去泉边挑水,一个在家煮饭、洗衣;夜里经常停电,他们会就着如豆的灯光,一起翻阅、整理“一户一册一卡”的资料。双休日返柳探望父母,也是来去匆匆。因为他们每一次回柳,不是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就是给村里捎一些需要的物资和器材,没有多少时间在家逗留。
雷海州的母亲在儿子儿媳下乡没多久就生了一场大病,住院做了手术,这件事老人不让家人告诉雷海州,因为“不能影响了他俩的扶贫工作。”
2018年暑假,在南宁读大学的儿子到归亚村探望父母,一共呆了11天,父母却没能挤出一天时间陪孩子到程阳桥景区看看。反而是懂事的儿子每天在宿舍里做好饭菜,等着父母下班回来能马上吃到饭菜。
在家人们的支持下,雷海州夫妻更加坚定了驻村扶贫的决心。
扶贫成果 有目共睹
归亚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是出了名的深度贫困村。全村有299户124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村脱贫摘帽的难度极大。
雷海州和胡艳君走访归亚村贫困户
这对“扶贫比翼鸟”驻村才半年时间,就把归亚村3300多亩林地、1486亩茶山、840多亩水田,全部用脚“丈量”了一遍,访遍了全村455户村民,对整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排查摸底和综合分析,拿出了解决归亚村脱贫摘帽的一系列方案。
在雷海州夫妻的感染和带动下,归亚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终于见了效。
很快,归亚村建立起有效的管理制度,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一个高潮,村屯里建起水泥路,亮起了路灯,新建了两个戏台,还建起全县最大的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贫困户种起“两茶一稻”,建设鱼稻共生的立体种养鱼坑149个……2018年,全村共有46户198人实现脱贫摘帽,是2015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贫困发生率下降最多的一年。
不争输赢 才会共赢
夫唱妇随,上慈下孝。良好的家庭氛围,让雷海州干起工作来总是充满干劲,心无旁骛。记者向他请教家庭和谐的秘方,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也没啥啦,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他说的“退一步”,就是让老婆一步的意思。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难免会有争执,他总是第一个闭嘴,绝不会想着要争出个高下来。“有些东西,不必太认真,夫妻俩不要分对错,自己也不能怄气。”
妻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他就会告诉她:“别人都想看着你哭的,你偏要笑,你笑了,他就没意思了。”
遇到烦心事,或者很累的时候,他不让老婆做家务。“在外面已经够累了,回到家就随便点,平时在单位已经很紧张了,回到家发条还要上紧,那怎么受得了?家就应该是港湾。”
两口子分摊家务活,一个负责煮,一个负责买,“家里卫生她搞,我做大厨,她做小工,都挺开心。”
糖醋排骨和烧猪脚是雷海洲的拿手菜,每一回出手都会博得赞美。结婚纪念日和老婆生日,他也会特意为老婆烧上几道好菜。在美食的加持下,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充满了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