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给教师减负可实行信息公开,看是谁在制造形式主义

给教师减负可实行信息公开,看是谁在制造形式主义

发布时间:2019-11-05 18:18:24

半月谈记者在全国多地调研发现,部分地区中小学非教学考核名目多,迎接督导检查、调研考察任务繁重,一些形式主义和留痕主义“进校园、入课堂”,评先争优变“秀场”,成为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沉重负担,严重干扰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漫画源自半月谈

据新华社消息,教育部部长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教育部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2019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具体而言,要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全面清理和规范进学校的各类检查、考核、评比活动,实行目录清单制度,未列入清单或未经批准的不准开展,“要把时间和精力还给教师,让他们静下心来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专业化水平。”

也就是说,基层教师负担沉重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关注,并着手解决。

可是,从现实看,目前不少学校仍然存在以形式主义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前不久,湖南永顺县山村小学女教师李田田写了一篇公号文章,谈的就是学校存在的应付形式主义检查的问题,公众号文章发出后,她连夜被约谈。此事暴露的问题是,基层学校形式主义问题严重,而教师连质疑形式主义也不允许。

因此,当前不应再讨论形式主义对办学有什么影响和危害,这不但分散教师的精力,难以安心进行教学,而且,与形式主义检查、评比对应的必然是弄虚作假以形式主义应付,与教育要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本质背离,必须切实动真格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非教学压力沉重,主要原因是上级部门布置给学校的检查、评比任务太多。有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校每年收到的文件多达1000份,其中约10%是直接布置给学校,要求学校、教师必须完成(以及组织学生完成)的任务。教育部提到要制订目录清单,针对的就是这一问题。

对此,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推进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学校把所有发给学校的文件全部实时公开,以此接受公众监督,看各级部门发给学校的文件是否合理,看哪些部门在布置任务增加教师负担干扰学校办学,制造形式主义。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可牵头推出举报热线(类似于为学生减负的接受补课举报的热线),接受教师对形式主义检查的举报,并公布处理举报的结果。

从根本上说,当前校园存在的形式主义问题,根源在行政治校,教育管理、学校办学、办学评价存在“管办评一体化”问题,行政部门既是管理者,又是办学者还是学校办学、教师评价的评价者,因此,可以把下达任务与考核学校、教师挂钩,而学校、教师也难以拒绝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

要根治形式主义问题,就必须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学校模式,落实学校自主权,提高学校现代治理能力,实行教育家办学。

红星新闻签约作者 熊丙奇

编辑 汪垠涛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