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丨疑病症——对健康过分的担心

科普丨疑病症——对健康过分的担心

发布时间:2019-11-06 14:38:00

专家表示—疑病症,顾名思义,就是常常怀疑自己的身体哪里有病不健康了,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但仍不能打消其疑虑,为此饭吃不香,觉睡不着,终日忧心如焚,过着去医院检查和回家发愁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并且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疑病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健康状况过多关切。患者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但与实际情况不符,同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

赵师傅是位出租车司机,每天为完成定量整日奔忙,进食常常无规律,为了多揽生意,中午常用盒饭速战速决,时间一长胃就不舒服。这时候又恰巧听说单位里有人得了胃癌,他不由得大惊失色,立即觉得胃部一下子不对劲了。于是他到各大医院分别做了胃镜,然而医生诊断都只是浅表性胃炎。尽管所有的医生都跟他解释:这种胃炎是最轻的一种,无需太过担心。但是,他还是整日忧心忡忡,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

为了证明自己病得不轻,他开始拼命查阅医学资料,终于发现了一则病例,是由浅表性胃炎发展成为萎缩性胃炎,最终成了胃癌,这回他更相信自己了判断,认定自己得了早期胃癌:“就是因为还在早期,所以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到不正常的时候就晚了”。他反复寻医又越来越不相信医生,折腾得自己越来越瘦。这回他更有理由了:不断消瘦就是癌症的一个重要表现。

对于疑病症,反复就医时最常见的一种情况。他们主诉身体各方面的不适,就部位而言,以头、颈、背、胸部居多。躯体不适症状可涉及不同器官,如恶心、反酸、腹泻、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常伴有焦虑、忧虑、恐惧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疑病症患者的注意力大部分或全部都集中于健康问题,以至于明显影响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

疑病症的表现通常为

1.对身体任何轻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病人把一般人通常所不注意的内脏活动,如心跳、肠蠕动等,或对轻微的疼痛、酸胀等不舒服感觉,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还对鼻腔的分泌物、粪便有否粘液、淋巴结是否肿大等特别关切。稍有“异常”便紧张不安。

2.病情单一的患者认为自己得了某一种疾病,病情复杂的认为自己同时罹患数种疾病,并形成疑病观念。

3.他们四处求医,尽管各种检查的结果均正常,或者自感病情严重而实际上根本没这么严重,医生对疾病的一般性解释对患者来说是收效甚微,甚至无效。

4.正常的检查结果有时虽能暂时缓解患者的疑虑情绪,然而一旦患者感到身体有轻微不适,可再度出现疑病忧虑并逐渐加重,从而导致再次就诊,要求再做检查。

5.病人对怀疑自己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读物十分注意,而且带着框框阅读,对号入座,从而加强了疑病观念和焦虑情绪。

6.通过详细检查,可以排除相关的躯体疾病。

给疑病症患者的5个建议

第一点:放松

疑病症患者,就基本的情绪就是:紧张。不管她为何紧张,我们的目标就是:放松。如何放松?你可以深呼吸,可以放慢生活节奏,可以去旅行,可以学会拒绝他人,可以学正念,可以去寺庙学禅修,可以睡饱觉,可以练太极,可以发呆,可以伸懒腰,可以冥想放松,是王道。最基本的就是:呼吸。

此刻,你就可以开始:“慢慢地呼气……吸气……”

第二点:管好自己就够了

疑病症患者,过分紧张的背后,是太在意,太操心,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却独独对自己还照顾得不够好。给一个具体的建议:请认真地列一张“心愿单”,好好地满足自己、善待自己。

第三点:找正规的医院专业的医院

如今,有些鱼龙混杂的,所以务必谨慎选择,通过正规途径或朋友介绍,找到一个正规专业的医院和医生。他会详细而耐心地教你如何放松、如何划清生活界限,如何看到你“疑病症”背后真正的“心病”所在!

第四点:和身体对话

“疑病症”患者的身体都非常聪明,它们知道自己的主人,潜意识需要什么。与其去问医生,不如直接问问自己的身体:“你怎么了?”

每晚睡觉之前,早晨睁眼之后,你躺在床上,全身放松,问候自己的身体:“你还好吗?”你可以细细地问候每一个部位:“头发,你好!额头,你好!……脖子,你好!……胃,你好!……”特别是那些容易疼痛的部位,你更要持久地停留在那里,用心灵抚慰它们,听听它们想要告诉你什么。

脖子疼,也许它想告诉你:“主人,少看电脑和手机噢,多抬头看看天空,看看蓝天。累的时候,站起来走走噢!”

胃部疼,也许它想告诉你:“主人,记得定时定量地吃好饭噢,不要生气,不要着急,慢慢来,心平气和噢!”

当你打开和身体对话的那扇门,身体也许就会直接告诉你人生困惑的答案,而无需靠毁伤身体来倾诉。

第五点:家庭关系处理

家庭关系中,最核心的还是夫妻关系。疑病症中多见上了一定年纪的女性,而这些女性中,又多是一些敏感、孤独、内心渴望关爱的人,令人难受的是:她们的生活中,恰恰最缺乏的是温情体贴的丈夫。

专家表示,疑病症虽然是一种心理疾病,但并非绝症。通常经过专业医生的专业疏导和认知教育,能够帮助来访者走出疑病情绪,最终恢复。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