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理性消费是应对“双11”的不二选项

理性消费是应对“双11”的不二选项

发布时间:2019-11-07 10:45:04

随着11月11日的临近,一场以“年终促销”“购物狂欢”为名的网络促销活动拉开帷幕。各品牌电商在宣传上下足了功夫,从线上到线下,有关“双11”的广告随处可见。今年“双11”,主流玩法仍是预售和满减优惠,可这游戏门槛却是越来越高。记者在天猫某家鞋款旗舰店网站看到,店家的优惠细则包含了多种方式:满800减150,满1299减250;加购3款商品即有机会1元清空购物车;随机抽取价值100元的红包;“双11”当天累积实付第一的买家赠送价值6000元的商品,实付累积的前十名将获赠价值2000元的商品。(中工网11月6日)

11月11日,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可在某些商家的精心运作下,这个日子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内涵——全民购物节(光棍节)。每每这个日子来临,市场异常火爆,降价促销、打折优惠、消费返利、秒杀…..各种销售噱头接踵而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很多消费者经不住诱惑,纷纷“剁手”一购为快。

然而,一番喧嚣过后,细心的人们才发现,在这场买家与卖家的博弈中,最终的胜利者是商家而非买家,所谓的“购物狂欢”不过是商家制造的一种卖点,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只是商家赚得盆满钵满。直到此时“剁手党”们才如梦初醒,只是为时已晚。大批无用之货堆在家中,想退货比登天还难;所谓的价格优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双11”买到的商品竟然比平时还贵。“买买买”的最终结局只能是后悔不迭。

理性消费是应对“双11”的不二选项。消费者应该明白,所谓的“双11”不过是商家精心炮制的噱头,从根本上讲它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要做到理性消费,首先要去除盲目攀比和跟风。当下社会,有些消费者缺乏理性,陷入了一种盲目攀比的误区,看到人家购什么,自己就有一种跟风的冲动,并心往神驰,结果将一堆无用的商品购回家中。虽然满足了“购物欲”,殊不知却以“钱袋空空”为代价,得不偿失。

其次,购物要货比三家,不可听信商家的一面之词。“双11”各路商家悉数上场,其中暗含不少玄机,各种各样的花式营销令人防不胜防。有些所谓的优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价格竟然比平时高出许多。如果消费者没有货比三家,很容易误入圈套,乍一看上去“买了便宜”,实则是当了冤大头。

再次,购物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量入为出。如果家庭确实需要,在“双11”适当购物无可厚非,如果仅仅出于省钱的目的而去购物则不宜提倡。毕竟来日方长,家庭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图一时之快将一些不需要的东西购置回来,日后只能是使得家中的日子陷入尴尬之境。

鉴于此,希望大家在“双11”来临之际多些理性消费,不要成为商家噱头下的牺牲品。生活需要可以买,生活不需要就要“任凭商家喊,我自不动心”。某种程度上讲,是否做到理性消费,也是考验一个消费者心智是否成熟的体现。“双11”来临,理性消费是消费者应对的不二选项。

*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