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劳力伤气、劳神伤心脾、房劳伤肾、过逸气血不畅,中医:劳逸适度

劳力伤气、劳神伤心脾、房劳伤肾、过逸气血不畅,中医:劳逸适度

发布时间:2019-11-08 16:51:05

中医讲究劳逸适度。

劳和逸之间具有一种相互对立、相互协调的辨证统一关系,二者都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人们在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同时既不能过劳,也不能过逸。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今天。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劳逸适度对人体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

劳逸适度有什么好处?

1、调节气血运行

经常合理的从事一些体力劳动有利于活动筋骨,通畅气血,强健体魄,增强体质,能锻炼意志,增强毅力,从而保持了生命活动的能力。

同时,适当休息也是生理的需要,它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精力,调节身心必不可缺的方法。合理休息是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劳逸结合,劳逸适度,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益智防衰

所谓“劳”,不光指体力劳动,还包括脑力劳动,科学用脑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面。

科学用脑,就是用脑的劳逸适度问题,一方面,要勤于用脑,注重训练脑力的功能和开发其潜能,另一方面,又要注重对脑的保养,防止疲劳作业。

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由于惰性的原因,往往容易犯“懒于动脑”的毛病。因此,应大力提倡善于用脑,劳而不倦,保持大脑常用不衰。

现代研究证明,一个人经常合理地用脑,不但不会加速衰老,反而有防止脑老化的功能。经常性合理用脑,可以预防衰老,增加智力,尤其是能够预防老年痴呆。

什么叫劳逸所伤?

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

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而必要的休息,则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不致人易生病。

只有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房劳过度,亦或是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才能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接下来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了解一下劳逸所伤。

一、过劳

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1、劳力过度(伤气)

劳力过度主要指较长时期的不适当的活动和超过体力所能负担的过度劳力。

劳力过度可以损伤内脏功能,致使脏气虚少,可出现少气无力、四肢困倦、懒于语言、精神疲惫、形体消瘦等,即所谓“劳则气耗”。

2、劳神过度(伤心脾)

劳神过度指思虑劳神过度。劳神过度可耗伤心血,损伤脾气,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甚则耗气伤血,使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亏虚,乃至积劳成疾。

3、房劳过度(耗伤肾精)

房劳过度是指性生活不节,房事过度。正常的性生活,一般不损伤身体,但房劳过度会耗伤肾精,可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或男子遗精滑泄、性功能减退,甚或阳痿。

应该如何预防?

平时工作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该工作时工作,该休息时及时休息。

※重要提示:

①文中未涉及到症状的具体用药,且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②图片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③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私信及评论区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