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位美女医生火了!每日晒自制早餐,精致且健康!她的秘诀就是……
都说早餐要好好吃
可是对于贪睡少男少女来说
早餐经常只能随便吃或直接省略
可是,你造吗?
其实一顿主食粗细搭配
蔬菜为主、鱼禽肉蛋为辅
“色香味”俱全的早餐没有那么难!
不信,我们看下林立群的手机相册
里面都是她每天自制早餐的照片
▼
林立群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营养科的 一名主治医师
剧透一下
她除了会生活, 颜值也是超高的!
每天早上起床后,做一份营养早餐
再拍照发到朋友圈,供亲朋好友参考
这已经成了她的“常规操作”
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
将健康饮食观念传递给更多人
早餐的照片都相当精致
拿几张让大家开开眼~
▼
那么,如何做一份营养美味又养眼的早餐呢
我们赶紧学起来~
林立群说,营养早餐搭配并不难
量“凑齐”7种颜色
每餐需要包含四种:
谷薯类、优质蛋白类食物、蔬菜、水果
可根据自身需求
将上述食餐分配到三餐之中
谷薯类: 每天摄入量在250克至400克之间,建议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为薯类和全谷物。蔬菜: 包括叶菜、根茎瓜茄类及菌藻类,每天摄入量在300克至500克左右。水果: 每日摄入量在200克至350克左右,较大的水果选择一个,可食用部分为两个拳头左右;蓝莓、草莓等体积较小的水果,可多选择几样搭配。优质蛋白质: 即鱼、禽、畜肉、蛋类、奶类及豆类,建议选择两到三种,并保证每天纯奶量300克、豆和坚果约35克。
▲林立群制作的早餐。
那么究竟是什么
让她坚持这样做早餐呢?
帮助普通人养成健康习惯
从读研起亲身实践
对早餐的重视,是“家传”的
林立群说:
妈妈一直就很重视早餐,小时候,早上起来就能看到营养搭配均衡的早餐,不仅由此开启精力充沛的一天,也在无形当中让我喜欢上了“早餐文化”。
在考研时,作为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我选择了营养专业。因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但我国专业营养师偏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觉得,保持健康、预防慢性病, 应该从改变不良习惯,尤其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开始。
看到林立群妙曼的身姿
你可能想象不到
曾经的她也体重超标过!!
她回忆道:
在读本科时,因为爱吃零食,活动量又少,体重持续增长,后来都超标了。
读研后,开始坚持自己做早餐。我准备了一口小锅,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附近的菜市场买点食材,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营养搭配。除了身体力行地执行健康饮食,还增加每日的步行量,体重逐渐恢复到合理范围,并保持到现在。
▲林立群制作的早餐。
曾被“嫌弃”造型丑
开始研究配色和摆盘
工作之后
林立群仍保持着自己做早餐的习惯
有同事知道后,专门向她“讨教”
但实际操作中,同事仍有不少疑问
于是,林立群开始拍下自己的早餐
并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供更多人参考
林立群说:
刚开始,我拍的早餐常被朋友“吐槽”太丑。因为我只关注营养价值,忽略了外观。之后,便开始改进,研究如何搭配颜色和摆盘。一段时间后,早餐越来越显得精致,好评也越来越多。
当然,大家最好奇的还是
做这么一顿饭很费劲吧?要早起吗?
林立群说:
一般会在前一天晚上稍微准备一下,比如清洗蔬菜等,并利用有定时功能的小家电,第二天早上起来直接开工,一份早餐在10分钟左右就能出炉。
即便是起床后才准备食材,制作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小时。推荐蒸、煮、焖等做法,不仅快,而且能最大程度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
既要普及营养知识
也要尊重饮食习惯
在同行交流群中
林立群也不时分享自己制作的早餐图片
与同行们探讨交流
有一次,她的一份早餐引起了讨论,因为搭配了 自制奶茶。一名行业专家认为,茶里面的植物化学物会影响钙的吸收,不应该如此搭配。而林立群觉得,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目前也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帮普通市民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应该给予一个“缓和期”,而非“一刀切”。
林立群说:
很多年轻人都知道调制的奶茶不利于健康,但就是喜欢。
相比之下,教他们自制奶茶,可以从选材和制作过程中,严格控制奶的质量和糖分的摄入。让普通市民从选择外卖到选择自制,也是普及营养知识的一种成果。
记得明天就给自己做一份早餐哦~~
记者:匡惟 通讯员:石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