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为啥叫辣椒?秦椒是辣椒吗?辣子是辣椒吗?
你有没有想过,辣椒为什么叫辣椒?辣椒不是Pepper是Chili!
辣椒原产于南美洲,当地人纳瓦特尔语发音近似 “chili”,被哥伦布发现后,固执地认为是和他们知道的胡椒也就是pepper一样的东西,然后就叫辣椒为Pepper,到现在还这么叫,以至于有时候你分不清他们的菜是加了胡椒还是加了辣椒,迷之自信。
曾向一个外国人介绍花椒,我说这不是Pepper, 这不辣是比较麻,他看了看,自信地说就是Pepper。恩好吧Pepper能叫一切,你们全家都是Pepper。不过中国的确把花椒官方翻译为Sichuan Pepper(意思为四川胡椒)。
话又说回来,那我们自己有没有关心一下,辣椒在中文里为啥“辣椒”?椒字在我们中国历史上其实多数指的是花椒
“椒”其实在古代均指花椒。“椒”字从叔, “叔”原是 “菽”的本字。《说文》:“叔,拾也。从又,东声。 “叔”又作 “东”,字形本似架上生有豆荚之形,“又”字取像于手, “叔”字古为手摘豆荚的形象,菽本是豆类的总称。椒以果实供调味,果实成熟后果皮二裂,果皮结构与大豆荚果相似。古人为别于菽,突出花椒的木本特征,采用从木从叔,以成 “椒”字。椒味辛,为古代调和五味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而“辣”,古文写作“辢”,从辛、从束。古人用会意手法造出 “辢”字,意为辣味聚集。《六书故》:“辣,味辛也”,说文解 字》:“辛甚日辣”,《读易述》:“辛多则辣见”。就字而言,在辛辣指数上,“辣”大于 “辛”。是以在典籍中花椒、胡椒、姜、芥、萝卜等调料与蔬菜均能称辛,辣椒则能以辣冠名,这实在是辣椒最大特征的说明。
番椒是辣椒最早在中国的叫法 ,是广西人首先叫辣椒的;
辣椒由国外传人中国之初,因果实味辣似椒(就是花椒)而被称做“番椒”。番是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对来自异域的物和人的称呼,像番茄、番薯、番荔枝都是同一时期传入中国。同样因与味辣似椒而被命名的还有早于汉唐时期传人中国的“胡”椒(这才是他们欧洲人叫的Pepper)。
辣椒在进入中国后有不同的叫法,除番椒外,还有秦椒,海椒,辣茄,番姜,辣角,辣虎,辣子等等。首先开始把这种来自墨西哥的调味料叫“辣椒”的是始于广西地区。广西的辣椒文献记载在乾隆年间突然大量出现,有七个记载,而且名称完全统一,全叫“辣椒”。同时用途一致,“消水气,解瘴毒”。乾隆《南宁府志》:“辣椒,味辛辣,消水气,解瘴毒。”
最早把辣椒叫做海椒的是湖南地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宝庆府志》和《邵阳县志》就提到过“海椒”,这是目前所见国内最早的将“番椒”称为“海椒”的记载。“海椒”的称呼表明,湖南的辣椒可能传自海边的浙江,明代从浙江杭州沿运河到长江,再由长江经湘江进入湖南。湖南有关辣椒记载时间与辽宁相同,仅次于浙江,比周边地区都早得多。海椒一名也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 湖北这一地区出现并经常使用。
秦椒可能是花椒,辣子原来是茱萸;
先搞搞清楚“秦椒”到底是啥。
辣椒在有的地区也叫做“秦椒”。其实秦椒在辣椒传人中国之前,是指花椒。古代椒以产地分为两类:蜀椒和秦椒。《本草纲目·卷 三十二 ·果之四》: “秦椒,释名大椒,集解:《别录》日,秦椒,生泰山山谷及秦岭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采实。 在辣椒传入中国后,从文献上看从乾隆开始,秦椒一名指 两物的现象出现在全国各地区的方志中,其中以陕西、山东等地使用最多,如果不是看注释,有时候你并不能分辨出他到底是写的“花椒”,还是“辣椒”。
那你知道茱萸也是“辣子”吗?
辣子这个叫法,在贵州、四川、甘肃、陕西、 山西、新疆等地沿用至今。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黔南识略》贵阳府总叙: “海椒,俗名辣子,土人用以佐食”。实际上在辣椒传人中国之前就已有 “辣子”一物,那时候是指“茱萸”,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中“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说的它。在《本草纲目》茱萸的条目下,李时珍如此注释:“此即樵子也,蜀人呼为艾子,楚人呼为辣子,古人谓之菠及椴子,因其辛辣蜇口惨腹,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故有诸名”。茱萸也是古代的三香之一,后来因辣椒的大量使用而在餐桌失去了江湖地位。
现在辣子这个词,在很多地方上相当于辣椒的口语简称了,比如“辣子鸡丁” “油泼辣子”等等。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觉得当个吃货也很有意思?吃个辣椒还这么多学问。
关注檑木之辣里寻欢,让我们慢慢辣中“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