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足跟痛不难办,六招解决!一学就会,简单轻松

足跟痛不难办,六招解决!一学就会,简单轻松

发布时间:2020-01-10 17:24:02

俗话说

人老脚先衰

不少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走后

甚至都没有进行大量的活动

脚后跟就开始隐隐作痛

难道真的是老了吗

其实真的不一定

二三十岁的人一样会脚疼

跑步、篮球、排球爱好者

也是高发人群!

医学上称为足跟痛,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

患者大多数是一侧发病,在清晨下床时疼痛最为明显,称为“始动痛”(特征性症状);活动一段时间后疼痛可有一定程度缓解。

脚后跟痛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

01

骨刺

其实“骨刺”只是通俗的叫法,它的医学名称叫「骨赘」,是骨的一种代偿表现。骨赘可存在于身体的各个关节处,这与衰老、长期保持某个固定姿势、长期磨损等有关。

当存在以上问题时,在人体承重部位如腰椎、膝关节、脚后跟就会出现炎症,刺激骨的代偿性生长,也就有了骨赘。

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

隆起的骨刺,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02

距骨下关节炎

常发生在跟骨骨折后,是一种创伤性关节炎。X射线照片上前跗窦处,负重时疼痛加重。若保守治疗失效,则应进行跟距关节融合术。

陈旧性跟骨骨折或少见的跟骨肿瘤或结核也是足跟痛的原因。足跟以外的疾患引起跟痛症者,有类风湿性脊椎炎,压迫骶神经根的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小腿的胫神经挤压等。

03

足底部筋膜炎

足底部筋膜炎引起的脚跟痛很常见。一般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足跟着地站立时,足跟出现疼痛。

刚行走时疼痛加剧,走几步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随着步行距离或站立时间的增加,疼痛又会加剧。

04

跟骨骨突炎

常发生于8~12岁的男孩,病变与小腿胫骨结节骨突炎相似,是在发育过程中,未愈合的骨骺受肌腱牵拉引起的症状,疼痛在跟腱附着点下方,可双侧同时发病。

05

跟骨后滑囊炎

一些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比较容易出现,由不合适的高跟皮鞋摩擦损伤引起。滑囊壁可变肥厚,囊内充满滑液,局部肿胀,并有压痛。

06

过度使用脚部

过度疲劳也会导致脚后跟痛,例如一些人逛街一逛就是一天,这样过度使用脚部很容易引起脚后跟痛,况且还有一些鞋子不合适的,更会加重这种疼痛。

脚后跟痛该怎么办?

如果你已经让医生排除骨折、肿瘤、跟腱断裂等疾病的可能。可以试试如下方法:

1

控制体重

体重过重是诱发脚后跟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

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达到预防作用。

2

穿合脚的鞋

一双合脚的运动鞋可以有效的减轻自身体重对脚后跟产生的压力,可以买双专用足跟垫,垫高脚后跟,让周围肌肉和韧带放松,疼痛也能缓解。最好避免长时间穿人字拖!

3

吃补肾的食物

肾有毛病也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补肾对治疗脚后跟疼痛也有帮助,平常可以吃一些芝麻核桃粉、牛骨羊骨、莲子粥、阿胶等补肾的食物。多喝牛奶豆浆等补钙。

4

热水泡脚

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在热水中加大概二十毫升的醋,在泡脚的同时按摩脚底,疏通经脉,而且在平时注意对脚部保温,穿质量好一点的袜子,尤其是晚上睡觉要将脚包好,或者用暖脚袋。

5

冷热敷

剧烈运动或运动损伤后及时冷敷,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的发生,保护身体免收或少受疼痛之苦。

建议冷、热敷每次 15~20 分钟,一天 2~3 次。最好隔层毛巾,避免冻伤或烫伤皮肤。

6

牵拉训练

可以适当对跟腱及脚底筋膜的拉伸训练,具体方法包括:

毛巾牵拉训练

1

取坐位,将腿伸直,用一条毛巾环绕患侧足底,双手握住毛巾进行脚踝的牵拉训练。

踩台阶牵拉训练

2

前脚掌踩在台阶边缘,患侧脚后跟缓缓向下落,直至感到脚底和跟腱牵拉感。

按摩牵拉训练

3

取坐位,将患脚放到对侧的膝关节上方。先进行小腿肌肉的放松按摩,然后用手握住脚趾掌侧,往背侧牵拉。

注意:每次训练,次数不在于多,而在于动作标准,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建议每天练习 3 组,每组做 10 下。训练贵在坚持。

如果通过以上处理,你的脚跟疼没有缓解甚至有加重,不要犹豫,赶紧找医生吧。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