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池州老乡是第一完成人
赵世华是我省池州人,医学博士。1984年,他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后留学欧洲四年,通英、法和德三门外语。36岁(1998年)破格晋升为全国最年轻的放射学教授。现担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亚洲心血管影像学会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记者了解到,此次获奖项目名称为《心血管疾病磁共振诊断体系的创建与应用》,由赵世华、陆敏杰,何作祥等10人完成,其中赵世华为第一完成人。
据悉,心血管病是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因此,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与治疗刻不容缓。现代医学要求检查无创、无害、精准。磁共振成像能够实现病理影像化,不仅满足了精准诊断,还能够对患者进行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的评估,其意义深远。
“历时20年,我们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开拓创新,最终引领团队构建了心血管疾病磁共振成像诊断、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的评估体系。”赵世华说,目前磁共振成像设备已经普及到基层,以联影为代表的国产设备业已问世。但是20年前,全球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刚刚起步,设备配置低,其临床应用前景未卜。“我们从动物实验入手,进一步过度到临床转化,反复验证与对比,直至现在构建了世界单中心第一的磁共振检查数据库。完成了从单中心到多中心,从国家中心到地方医院的推广与应用,全面与国际接轨,部分研究成果引领国际。”
“安徽是我的故乡。我对故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安医大教育了我,安徽人民养育了我,我能够有今天这么一点成绩,也是对他们的最好回报。”赵世华说,他从农村到城市,从省城到京城,从国内到国外,其过程之艰辛,常人无法体会,“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仅从事心血管介入还要同时从事心血管影像诊断;不仅从事临床,还兼顾科研,同时还要引领团队创亚洲领先、国际一流影像学诊断。如果缺乏安徽人特有的勤勉与执着,一切都可能付巨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