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外归侨共创“芯”光谷华侨华人高端人才近5万人
光谷金控投资部部长黄建冬、芯云道创始人杨涛、聚芯微电子运营总监严威、育成基金副总经理张杰,这些企业或平台高端人才看似毫无关联,但都有一重身份——归侨侨眷。
9日,东湖高新区侨联2020年新春嘉年华暨新侨创新发展论坛举行,包括黄建冬等在内的80余名侨界人士欢聚一堂,共话光谷“芯”未来。
大会现场图(黄秀列提供)
小小的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最核心基础,手机、电脑、家电、高铁、机器人、医疗仪器等电子设备运转的命脉皆系于此。我国传感器约60%、核心芯片约80%以上、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一大批集成电路领军人才与创新天才,怀揣学成报国的理想信念纷纷回归,而“一芯驱动”的武汉,成为许多侨眷首选。
从欧洲回汉创业的刘德珩便是其中之一,由他创办的武汉聚芯微电子有限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飞行时间传感器芯片及3D视觉方案提供商。聚芯微电子运营总监严威就是其团队成员之一,他介绍,一批海外人才正投入到光谷“芯”事业。
育成基金副总经理张杰是新加坡籍华人,他曾作为金融分析师任职于汤森路透集团新加坡亚太总部,也在新加坡跨国投资公司担任投资总监负责风险投资工作。他于2015年回国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高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服务,几年来,他成功投资了尚赛光电、依麦德新材料、合刃科技、华引芯等一批掌握高端核心技术、具备较强市场开拓能力、产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科技创业企业,不少都涉及集成电路、新型材料等。去年,他已在光谷获中国“绿卡”(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他认为,光谷拥有政策环境、人才支撑、发展趋势等优势,将为更多归侨提供在“一芯驱动”背景下实现自身价值的机遇。
东湖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归侨侨眷是光谷创新驱动和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改写了光谷产业地图,如涌现出锐科光纤、兰丁医学、风脉能源、中美华世通、武汉药明康德等优秀侨资侨属企业。
东湖高新区侨联主席、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博士,风脉能源董事长、东科创星创始人叶毅介绍,距离东湖高新区召开归侨侨眷第一次代表大会不过3年,但目前,东湖高新区已有海外人才团队7000多个,华侨华人高端人才近5万人,涉及美国、德国、以色列、法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侨增长速度位居中部地区第一。(黄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