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的糖友,主食这样吃,控糖又健康
主食是影响血糖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糖尿病饮食的核心。
上次,内分泌科的吴远医师讲了糖尿病饮食的总体原则后,我们收集了广大糖友的疑问,今天,我们一起问一问,糖友应该怎样健康的吃主食呢?
一
不吃主食是不是能控糖?
虽然不吃主食血糖会下降,但不推荐糖友通过不吃主食的方式来控制血糖。
1.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为身体提供必不可少的能源:
糖是我们人体最基本的供能物质,我们体内的重要器官,尤其是大脑,非常依赖糖的分解和供能。而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糖的最主要来源。
2.糖友不吃主食容易诱发酮症:
在没有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我们的身体可以分解蛋白质和脂肪,并转化为糖。但在这个转化过程中会生成酮体,不吃主食增加了糖友出现糖尿病酮症的风险。
3.通过长期不吃主食来控糖是不科学的:
根据目前研究,与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或低脂饮食相比,不吃主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确实有利于血糖控制。但是,不吃主食带来的血糖下降最长持续了6个月。而1年后,不吃主食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未再进一步降低[1-3]。
二
糖友应该吃多少主食?
目前,国内外均没有针对糖尿病人的主食量推荐。但研究显示,总体来说,糖友和血糖正常的人在饮食结构上是相似的,总热量的45%来自于碳水化合物[4-6]。
参考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7],推荐糖友每日吃主食250-400克,也就是5到8两主食。
1
什么是主食?
主食指的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
谷物:如米、面、各种杂粮、米面制品(米线、面皮);
薯类:红薯、土豆、薯类制品(红薯粉、土豆粉);
杂豆:除大豆(黄豆)以外的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豌豆、芸豆等。1
主食应该怎么选?
同样重量的面粉,做成白面和擀面皮,餐后血糖反应是不一样的;同样都是燕麦片,即食燕麦片和快熟燕麦片的餐后血糖也不一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主食烹饪的越软烂、加工程度越高,越容易导致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不利于糖友的血糖控制;而反过来,未经加工的、天然的主食,餐后血糖反应更为平稳,有助于控糖。
用下面这张表举个例子,同样都是主食,表的左边是低加工、高纤维的天然主食,具有升糖慢的特点,是糖友优选的健康主食;而表的右边是加工后低纤维甚至添加了糖的主食,会引起餐后血糖的剧烈波动,不利于血糖控制。
推荐糖友选择无添加的全谷物、薯类、杂豆作为主食,同时选择加工程度低的烹饪方法,不要额外添加糖。
主食要吃好,选择更重要,天然谷薯豆,拒绝添加剂,适度来烹饪,血糖控制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