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寒假已到,千万别让孩子染上这十种寒假“流行病”

寒假已到,千万别让孩子染上这十种寒假“流行病”

发布时间:2020-01-12 21:33:53

寒假已到,千万别让孩子染上这十种寒假"流行病" !

转眼又到寒假了,孩子们又可以抛开学习和功课,痛痛快快的过年了。然而,做父母的却要警惕起来,谨防孩子在寒假里染上这10个"流行病"!

1睡懒觉

一放寒假,孩子最容易先染上的流行病,当然是睡懒觉啦。冬天那么冷,哪里也没有被窝里暖和,孩子很容易迷恋上被窝的温暖,一直到中午才恋恋不舍地起床。中午暖和时起来,没玩几个小时,天又黑了,又提醒你该上床睡觉了……于是,一睡懒觉万事休,孩子一天的基本作息全乱了,吃饭不规律,学习计划赶不上变化。等假期结束,孩子的生物钟又要重新调整,恢复到学校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

2看电视

寒假,是孩子的追剧热潮的时候,平时上学没时间看,放假了,终于可以恶补一下和电视之间的"感情"了。当然,这里不只是电视,还包括其它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往往是盯着屏幕一看就是一天,很容易让孩子玩上瘾的,并且对孩子的视力损伤也很大。

3吃零食

睡个懒觉醒来,看着电视,吃着零食,这小日子过得可真舒坦。加上春节期间,各种零食应有尽有,家长对此也管得比较宽松,于是吃零食便成了孩子的第三"流行病"。随之而来的,就是寒假"发福",体重上升。

4宅在家

如果有电视看着,有零食吃着,有玩具玩着,孩子自然减少户外活动的兴趣。另外,再加上有些家长担忧孩子的户外安全问题,或者怕孩子冻着了,外面天气稍微冷点就不许孩子外出了。最终,各种因素促使了"宅"在家的坏习惯。

5不学习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好不容易放假一回,就让孩子"放松放松"吧!然而这一放松,就把作业丢在脑后,只知道吃喝玩乐,再也回不到学习的状态。等到开学后,知识遗忘,成绩下滑,才发现这个毛病的危害有多大。

6两面派

寒假回家后,可能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保姆等带孩子的情况,这样很可能就避免不了长者的溺爱。如果家长和这些看护人,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有冲突,孩子可能学会察言观色,容易变成小小的"两面派",在爸妈和这些看护人表现不一,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成长很不利。

7臭脾气

当孩子整天"宅"在家中作息不规律,身体晒不到阳光,心里也变得不阳光。科学家研究表明,适宜的晒太阳有助于孩子的钙质吸收,并且有效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在学校遵规守纪,家里就肆无忌惮,脾气也日益见长。

8人来疯

自己在家的时候好好的,等亲戚朋友过来串门,或者到了人多的场合,就开始变得兴奋、任性起来。不管任何场合,撒娇、哭闹、发脾气,弄得家人很尴尬。

9依赖心

孩子在学校,可以自己吃饭、上厕所、收拾东西了。寒假待在家里,尤其是在老人或者保姆的宠爱下,这些独立的行为开始变得"退化",变得事事依赖。寒假春节过后,发现自己的能力又"减了"一岁,爸妈操心又多了一分。

10 物质欲

春节,大部分家长都有给孩子派发压岁钱的习惯,并且还会给孩子买新衣服、新玩具,亲朋好友串门的时候,也会给孩子带些礼物。甚至,有些家长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于是借着节假日,使劲儿买东西给孩子作为补偿孩子心理上的匮乏。这些都助涨了孩子对物质的欲望。

爸妈们,寒假里也要时刻关注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染上这10个"流行病"!

寒假培养孩子好习惯,从这七个建议入手!

寒假,不仅仅是玩的时候,更是孩子身体、习惯、学习的休整期。利用得好,就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学习习惯,开学后轻松适应,弯道超车;利用不好,有些孩子开学2个月都不在状态。

假期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期,其重要性要远超于多学几章新知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假期应该养成的几种习惯。帮助您的孩子坚持下来三种以上,这就是一个丰收的假期。

1制定寒假计划

在孩子放假的大部分时间里,很多家长其实还在上班,对孩子的陪伴、约束就很不及时,这样的话,孩子的时间很多是自己支配的。

如果孩子没有什么计划意识,不把自己假期该做的事列一列,很容易就玩疯了。假期过得飞快,等到开学才发现,这也没干,那也没干。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这几天,趁孩子刚放假,跟孩子一起把假期里要完成的作业、要上的兴趣班、要读的书、运动项目等都汇总一下,算一下每天要完成的任务量,做个计划表。执行的好,就可以加个奖励,比如去看场电影、参观博物馆等。

可以这么引导孩子制订寒假计划:

1.假期伊始,先来仔细想想,这个假期最想在哪方面有收获?是单词量的突飞猛进,还是语文素材的积累,还是数学基础的巩固?选一个最想要的目标,然后进行分解。

2.给自己些小奖励。当天的计划若能执行,不妨在下周的计划表里给自己安排看一场电影。 周计划能执行,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一个奖励措施吧,选最喜欢的方式。

3.遇到变动时怎么办?写下每天最重要的几件事。重要者先行。

2按时休息、起床

在假期里,妈妈们抱怨最多的就是孩子的作息习惯,"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喊他吃个早饭得喊8遍……

其实,孩子在寒假里起床比以前晚一点,或者偶尔睡个大懒觉,都可以接受,咱大人不上班的时候也会赖床,何况孩子。但如果孩子天天睡懒觉,甚至上午10点半还不起,就是个大问题,也是所有假期坏毛病的源头。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既然放假了,对孩子的要求可以适当宽松些,但仍要约定好规矩。早上可以允许孩子比上学时多睡1~2个小时,但是到时间必须起床。因为赖床很容易"上瘾",一旦成习惯了,很长一段时间都纠正不过来。

3及时完成寒假作业

有人开玩笑说,寒假作业都是假期里完成10%,开学前1天完成90%……现实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很多孩子真的就是拖到快开学才开始写寒假作业,这样就是纯粹应付而已,没有任何意义。

按时完成寒假作业还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能让孩子及时回顾各科知识,不至于把上学期的东西全忘光;另一方面,也是对学校规则的遵守。如果一个孩子连基本的作业都完成不了,谈什么提高成绩?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寒假作业的安排,可以写进上面第1条的计划表里,家长负责检查和监督。如果能完成当日计划或者超前完成,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当然,奖励最好以读书、运动、电影、亲子娱乐为主,不建议单纯的物质奖励。

4坚持阅读

无论小学还是中学,阅读永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习惯。一旦坚持下来,不但能帮孩子积累大量词汇,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对今后语文阅读理解、作文非常有帮助。另一方面,阅读有助于"静心",既能温和孩子性格,又能转移电脑、手机等的诱惑。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寒假期间的阅读,不一定非得是四大名著、四书五经,最好根据孩子的爱好去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文笔非常不错,其实也挺适合家长读读,然后晚饭或者休息的时候,跟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情节。

阅读要求:

5有节制地使用电脑、手机

孩子本来自制力就弱,很容易被电脑、手机上华丽炫目的游戏吸引。而且长时间沉醉于电脑、手机,不但会伤孩子孩子视力,还容易让孩子脾气变得烦躁、不爱与人交往。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首先,家长做好榜样,不要一下班就瘫在沙发上玩手机;其次,跟孩子一起找点其他爱好,转移孩子注意力,比如一起读书、游戏、运动;最后,跟孩子做好君子约定,每天允许用多长时间电脑、手机,时间一到,坚决执行约定。

6学会管理自己的压岁钱

现在的压岁钱,都是一百一百地给,很多孩子一个春节下来,能收好几千。压岁钱来的太轻松了,孩子往往不知道钱的实际价值,所以面对这么一笔数额不菲的压岁钱时,很容易胡乱挥霍、浪费,也不利于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可以带孩子去银行,办一张孩子自己的银行卡。每当压岁钱攒到一定数额时,比如500元,就让孩子亲自去存起来。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财富感",又有利于控制孩子乱花钱,当孩子看不到现金时,花钱的欲望会小点。

7零食要节制

春节假期,家里一般都会准备零食、糖果,疼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更是提前准备了一大堆,就等着孩子去呢。高糖分、高热量、高油脂的零食吃多了,孩子一天都处于"不饥不饱"的状态,没什么食欲,容易发胖,也不健康。

给爸爸妈妈的建议:给孩子选择零食时,最好以坚果、新鲜水果、奶制品为主,少买膨化、油炸、蜜饯类零食;不要把零食堆放在茶几、餐桌等孩子随手可拿的地方,减少对孩子的诱惑;平时多跟孩子讲讲过多吃零食的危害。

好习惯成就孩子一生,培养良好习惯,就从这个寒假开始吧!

结束语

无论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还是以后到了大学,假期永远是个休整的时期,而不是疯玩的时期。假期里,任务没必要安排那么紧,但是日常的习惯、训练一定不能间断。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