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寒养生:不伤阳气,不损阴津

大寒养生:不伤阳气,不损阴津

发布时间:2020-01-20 22:56:04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20日22时55分迎来大寒节气。《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大寒为中者大寒,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大寒时节历来是保健养生的重要时期,此时阴气极盛,将由“冬藏”转为“春生”,中医认为,大寒养生要做到“两不”:不伤阳气、不损阴津。

一、防寒护阳

1.保护头颈部

“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汇聚,是整个人阳气最旺盛的地方。颈椎是人体的“要塞”,颈部充满血管,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头颈部位接近心脏,皮肤较薄,血管较粗,均是人体散热、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最先受到风寒邪气的侵袭。冬季出门可戴帽子、戴围巾并穿立领装,不仅能挡住寒风,也能防止头颈部的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感冒、头痛、颈椎病以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晚上最好不要洗头,洗完头也应立刻用毛巾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2.保护腰背部

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肾脏是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主宰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是人体重要的健康敏感区。腰部与背部相连,后背是人体“督脉”循行之处,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在天气好的时候,可经常背对太阳而晒,身体吸收到的阳气能最快运送到全身,全身都会舒适通达。若是天气不好,也可在室内双手搓腰至发热,能促进腰背部血液循环,有强壮腰肾的功效。

3.保护腹部

中医有云“背为阳,腹为阴”,腹部阳气最少,易让寒气入侵,也就容易受凉。一旦腹部受凉,会引起胃脘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尤其是女性易出现痛经、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等宫寒症状。此外,肚脐位于腹部,对外部刺激最敏感,是万万不能受寒的。如果在室内衣着不多的时候,也可以多穿一件背心保暖。还可以多按摩腹部来提高人体自身的驱寒能力,或用暖水袋外敷腹部以驱寒、固气、通阳。​

二、饮食温补

大寒是冬藏与春生的转折点。此时饮食应与之前的节气有所不同,要有意识地为身体适应春天的生发做准备。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来抗寒气、保阳气。一些燥热的食物,比如辛辣、烧烤类食物不宜多吃,以免扰动虚火。

三、滋阴养神

大寒期间养生的另一个重点在于滋阴。随着天地间水气的减少,人体内的阴液也会容易不足,很多呼吸系统有宿疾的人常常会有咳嗽痰多或痰液黏稠、咳痰不净的感觉。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易造成血黏度的增高。如果由于高血压、年老等造成血管弹性功能下降,则更易诱发心梗、脑梗、脑出血等危险情况。大寒时节,切忌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汗液而出,受到损伤。锻炼应选在广场向阳的地方进行,运动项目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快走、慢跑、广场舞等。运动强度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以微微出汗最好,雾霾、下雪天,最好暂停锻炼。

时近春节,是工作最忙时,加上家里扫撒庭院、采办年货等准备过年,人也极易疲劳,耗精伤神。适当休息、保持心情平静对养阴也很重要。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