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方言听不懂?看我院护士如何应对南腔北调
“护士啊,我跟你港呀,我这锅首有点空啊,看看是哪么个情况赛?”“锅?首?空?”阿姨到底在说什么?我居然一句没听懂。“什么是锅,首,空?你慢慢的再说一次好吗阿姨”“我港我的首空啊,首,首,这个首空啊”同病房的有人听懂她说什么没?谁有见到她家小孩,翻译一下也是好的呀,护士转头求助其他患者,“她好像是湖南过来的,发音和海南话差很多的”,“哦哦,湖南的啊,我知道了。”
“陈琛,陈琛你在哪?过来帮忙翻译一下”“涵芳,来会会你的东北老乡,说说家乡话”。随着医疗旅游概念的兴起和三亚独特的气候,每年冬季三亚都吸引很多外地老人过来,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在病房每天都要上演一出“我是翻译官”的大戏。普通话夹杂方言尚且可以猜一猜意思,但是换成方言里夹一两个普通话发音就很难猜到了。
护理工作本身是一门沟通频率很高的工作,任何操作都需要解释,沟通有问题,后面的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尤其是外地老年患者增多后,护士听不懂患者说的话,会影响工作效率。护士长也注意到了这点,看着排班表上的名字,分析着护士的籍贯,有海南、湖南、广西、广东、黑龙江、四川等地,全国东南西北的人咱们科都有的呀,心中慢慢有了计划。
晨间早会时,护长特意强调,要是有外地患者住院,尽量安排在一个病房,让地域接近的护士来管房,实在不懂患者说的话就打电话给家属帮忙翻译。海南本地的符护士说:“太好了,今天38床的阿公就让陈琛沟通吧,湖南话我是完全不懂,猜字难度系数太高,脑细胞消耗太多,陈琛休息这两天没人给翻译,我管床管了两天我都要心塞了,阿公每天扯着嗓子和我说话,我都怕他要投诉呢。”
换了管组护士后,阿公也很高兴,住院这么久还能碰到小老乡,自己的乡音有人能懂,还可以说说家乡话,沟通顺畅,心情大好。其他外地患者也有类似感慨,说了几十年东北话,来到医院要说普通话,说的别扭死了,现在同病房都是东北人,我可以轻轻松松唠嗑了。
按地域来安置患者,方便患者与患者的交流;让地域相对应的护士来负责相关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方便患者与护士的沟通,既提高工作效率,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一举多得是提供优质医护服务的一次创新。医疗工作复杂多样,在面对新问题时,不循规蹈矩,迎难而上,才能让南腔北调变成谈笑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