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代表队”式接站火了,爱济南记者走近“神秘”接站人员
2月19日,农历正月二十六。一场春雪过后的济南站,正安静的沐浴在带着一丝暖意的阳光下,不同于以往的喧闹,站前广场上行人寥寥,只有广播一直在循环播放提示旅客接受体温测量的安全告知。自济南市实行到济旅客统一接站服务以来,各区县在济南火车站成立专班,引导到站旅客接受体温测量后经地下通道进行统一分流。全副“武装”、严查细问、高举引导牌…各区县“代表队”式的接站格外整齐有序。
今天,爱济南记者走近区县“神秘”接站人员,用镜头记录这些外地来济进入各区县旅客的第一道“把关人”。为了让旅客放心、安心回家,在严峻的防控形势下,这群特殊的“接站者”开启了日夜的守护,用责任与担当筑牢疫情防控的铁壁铜墙。
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之所以无私,之所以无惧,只是因为在他们心中,群众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没有人不会被这付出动容。在接站处,在分流点,我们看到了更多感激与包容,触摸到了更多爱的温度。
历下区
精准分流管控 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2月9日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连夜出台8条措施。历下区第一时间响应,星夜紧急从区住建局、城管局、财政局、商务局等单位抽调40名精干力量,分别驻扎济南站、济南西站和济南东站,全面做好人员转运工作。
为确保人员能够及时高效分流,历下区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工作专班,科学设置临时分流点,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主体,落实车辆和物资准备等工作。同时,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向全区各街道分解工作任务,确保人员分流各项工作落实落细。临时分流点24小时运行,区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各街道安排专人轮流值守,确保每一名返济人员都能及时转运。
从确定临时分流点位置到完成场地清理、工作人员和车辆到位,历下区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临时分流点的设置,并开始正常运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对各火车站转运至此的人员进行信息核实后,交由所辖街道分批次转运回相应社区,再由社区安排专人陪同回居住地进行14天的居家隔离。整个过程都采取了严格的监控和防护措施,并实时做好消毒工作,确保疫情不扩散,坚决守住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时,临时分流点依旧灯火通明,工作组和街道的工作人员们还在紧张有序的忙碌着。
槐荫区
“疫”路有我
守护您回家的路!
当前,全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槐荫区按照济南市的统一部署,于2月12日17时起,派出精干力量加入铁路旅客分流转运工作,对所有经铁路到达济南的旅客,实行统一接站、有序分流。自此,火车站、公交枢纽等重点点位,有一批人,他们奔波穿行,无惧感染。旅客们亲切的称他们为“硬核接站员”,严把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畅通您“回家”的路。
据了解,槐荫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槐荫区选派104名优秀干部守候在分流点,他们分三班,24小时守望返程人们的归途,虽身穿隔离服,但他们依然热情服务,“至今已在济南火车站,济南西站,大明湖站,新东站四个站点,共接待约3100人,并对应街道实行分流,确保每个人平安到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防护服、口罩、手套、引导牌”是他们的标配,“请登记下您的信息……电话、姓名、身份信息、居住地、工作单位,14天内曾去过什么地方,现在要去哪里……”是他们的一天说的最多的话,“不落一车、不漏一人”是他们一丝不苟执行的准则……累了就等没分流乘客的时候,从凳子上站起来,伸个腰,比个赞,彼此加油。值夜班的时候,怕自己扛不住会打盹,就相互提醒,彼此监督,相隔着打打气、鼓鼓劲、提提劲、醒醒神。 接站一线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把回济旅客安全送回社区,实现自我隔离,我们的工作才算完成,防“疫”工作关乎每个人的安全,在接站的过程中不能有一丝马虎,虽然累点,但觉得很有意义。
记者现场了解到,对送至分流点的乘客会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物品消毒等“规定操作”,坚决阻断外部疫情的输入。“为确保与社区无缝对接,尽量避免旅客与他人接触,槐荫区在派出“硬核接站员”们的同时,还为他们协调、配备了专车,有序往返于各个站点,将每一位返济人员送到所住社区,每运送一班旅客,便对车辆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说,以上相关程序进行完毕后,由专车将乘客送往相应居住地并实行同步隔离,筑牢返济人员的安全防线。
分流不分心,隔离不隔爱。对于该项工作,来槐荫辖区的旅客们都很配合。有人感慨,“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疫”路有我,守护您回家的路,为槐荫区“硬核接站员”的热心服务点赞,向他们致敬!
天桥区
24小时不打烊的火车站 让每个人都能安心回家
济南火车站是市区内旅客流量最大、最多的站区。自接到疫情防控命令那刻起,天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火车站区域工作专班,由纬北路街道牵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疾控中心、天桥医院、济南火车站等单位共同组成了“火车站区域疫情防控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旅客分流等工作。
由威海方向驶来的列车到达济南火车站,车上下来一位特殊的乘客——刚刚刑满释放的徐女士。看到她的身份信息显示为重点地区人员,工作人员立刻上前关切地询问。“我获释以后,投奔朋友不成,就来到了济南,父母早都联系不上了,身上也没有钱,不知道该去哪。”见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迷茫的徐女士像看到了亲人,诉说起自己的遭遇。
见她衣着单薄,纬北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滕长亮先将自己值班用的大衣为她披在了身上。随后经过详细交谈、多方沟通,大家最终帮助徐女士联系上了广州的姑妈,滕长亮自掏腰包为她购买了车票,并将她送上了车。
“有一次,一个淄博的年轻人和父母闹了矛盾,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想到济南来打工,我们耐心地把他劝了回去。由于他是未成年人,没有工作也没有钱,回淄博的车票也是大家给他买的。”指挥部工作人员贺长奎告诉记者,在进行体温监测、旅客分流、交通指引等工作的同时,指挥部还承担着到济旅客、有换乘需求乘客的无条件办理工作,像这样的“兜底”服务,已数不清有多少次了。
“一切为了疫情防控,一切为了百姓平安健康。在疫情期间,无论雨雪风霜,我们会一直驻守在这里,将每一位旅客安全稳妥地送回家。”
甘女士一家四口从福建坐火车回到济南。到达位于济洛路五一广场的天桥区分流点后,在等待登记的过程中,细心的北坦街道分流点负责人徐铁刚发现这一家来的匆忙应该没有吃早饭,两个孩子还饿着肚子,于是将刚从保障组领回的热腾腾的包子和米汤让给了孩子。
实行硬核“闭环式”接站
在各火车站站点,工作人员都时刻在保持联系,“车辆从济南东站接上一名乘客后,从济南东站向大明湖站、济南站、济南西站一路驶来,乘客最多不超过5人。”韩波告诉记者,“车辆一走,利用路上的时间,各个车站值守的人就会与乘客所在街镇、社区、村联系,有工作单位的乘客,会让乘客主动联系单位领导到济菏高速平阴出口接站。整个乘客接送、交接的流程形成了一个严丝合缝的闭环。”
据了解,济菏高速平阴高速口作为第二分流点,乘客会在此分流。对于外地返回平阴的本地人,在高速口测量体温以及询问是否去过湖北、武汉等地信息后,由乘客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派出工作人员和车辆把乘客送回家中。对于外地来平阴务工的乘客,工作人员会在路上就通知乘客所在企业和企业驻地的街道或乡镇,由他们派出人员和车辆共同来接。
“目前每天接站人次在50人左右,随着企业复工生产,移交人员应该会越来越多。”每天韩波的电话不断,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收到200多个,有时半夜了还有电话咨询,大多询问回平阴要办理的手续及乘车问题。“我们要做好的就是把乘客平安送回,确保外来人员全部跟踪监督到位,在细节上控制疫情输入。”
先行区
全程跟随 守护大家回家路
2月12日7点30分,先行区迅速集结了4支工作专班队伍120人次分别派驻到济南火车站、济南西站、济南东站、大明湖火车站,对经铁路去往本辖区内旅客统一接站、组织乘车送达目的地。
接站现场按照“一站一专班一方案一流程”原则,严格履行流程,做到“全员管控、不漏一人”。每个接送点设置体温检测岗、信息登记岗、联络协调岗、人员引导岗等,根据火车班次运行状况进行2班或3班倒,每个班配备2名建管部工作人员、1名卫生院人员、4名街道人员、1名公安人员、4名安保人员,他们身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装,分工明确接待每一位去先行区人员,每一个环节中都有他们的身影,成为火车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除来自、途径重点疫区及发烧人员外,对去往先行区的普通旅客进行体温检测、身份证查验、信息登记后,经查无异常情况后,由专人引导统一乘坐公交车至大桥下车站,经信息核实后再由各街道办统一接送旅客至目的地。
在济南站接站点,工作人员介绍到:“我们在执行完现场检测流程,在旅客上车后,立即和大桥下车点进行对接联系,并派专人全程跟随旅客,确保旅客安全,在到达大桥下车站后,各街道办将对旅客进行接管,由专人专车送到目的地,并对旅客进行监督,确保旅客到达目的地后,能进行及时有效的隔离。”首日,19名先行区的旅客全部安全接送到目的地,实现运行“快速、安全、有序”。
13日起,先行区成立了驻机场专班,按火车站接站模式,对机场到先行区辖区人员进行接机并检测、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