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这些要清楚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病因与遗传、饮食等因素有关,患者不仅要通过药物来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 调整饮食结构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要以清淡为主,避免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分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糖果等要少吃,碳酸饮料、奶茶、浓缩果汁等这些含糖量较高的饮料也不宜饮用;可以吃一些蔬菜水果和粗杂粮,例如菠菜、芹菜、小白菜等,可以为机体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可以降低血糖的吸收速度,同时将能降低胆固醇,对人体有众多好处。
另外,糖尿病患者还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必要时可以请专业人员定制食谱,合理安排每日的营养摄入;养成定时定量的进餐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2、 积极锻炼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应该劳逸结合,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对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还有利于降低血糖,起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对于年轻人来说,慢跑、游泳、骑行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项目,老年人患者可以选择打太极、散步、广场舞等较为运动强度较小的项目。
3、 积极进行治疗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患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控制血糖、稳定血糖。
早期糖尿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积极锻炼等方法来控制血糖;如果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则要进行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降糖类药物;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患者,则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不管是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血糖、稳定病情的目的。
4、 定期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目的是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因此,监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血糖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人体健康。定期监测血糖有利于患者了解自己的具体情况,一旦出现血糖升高的趋势,要及时控制自己的饮食,调整饮食结构。
温馨提醒:糖尿病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吃得多、喝的多、尿得多、体重减轻,同时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到专业的医院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查看是否有血糖升高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