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13名医护人员北上驰援武汉
" 武汉,我们来了!"2 月 21 日下午 5 点,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 13 名医护人员,拖着统一的行李箱,带着领导、同事和家人的祝福和嘱托,踏上了开往武汉的列车。这是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向武汉派出的第一批医疗队,由重症、呼吸科医护骨干组成。此前,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已派出 52 名医务人员驰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6 名专家参与国家新冠肺炎指导组、湖南省卫健委指导组工作。
" 关键时刻显担当!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在做好日常医疗保障的同时,支援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救治工作,今天又有 13 位勇士出征前往武汉,相信大家能够不辱使命,完成任务,平安凯旋 " 临行前,院党委书记彭骅在医院送行仪式上饱含深情地说。院长冯永则为出征战士加油鼓劲:" 你们是真正的勇士,是坚定的‘逆行者’,医院所有职工都是大家的坚强后盾,请大家放心,我们会做好你们的后勤保障工作,我们也相信大家一定会打赢这场战役,平安归来。"
" 在长沙市公共卫生中心,我的好兄弟杨勇(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管理的 8 病区一天就有 7 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所以这次去武汉,我们也很有信心。" 出征前,急诊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龙勇告诉记者。工作 22 年,在急诊科锻炼了 19 年的龙勇,早已练就了一身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 " 盖世武功 ",且得到了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全力支持,因此对此次出征武汉,龙勇可谓信心满满," 唯独父母年纪大了,不敢跟他们说 ……"
" 通过在发热门诊 20 多天的‘闭关’,我也练就了‘秒睡秒醒’的功力,正好去武汉‘一展身手’!"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谭洪毅从大年初一到 2 月 20 日,一直坚守在医院发热门诊。作为发热门诊负责人的他,将团队微信群命名为 " 侦察连 "。在他看来,如果不慎放走一个疑似病例,就有传染市民的隐患,因此,他不敢有丝毫疏忽和懈怠,手机 24 小时开机待命,一天接 100 多个电话是常态,晚上 1 点前基本没睡过觉。如此高强度的 " 侦察 " 工作,20 多天下来,谭洪毅依旧激情满满,还真应了他请战的那句:" 舍我其谁!",此次成为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员,谭洪毅认真的说:" 终于如愿以偿 "。
说到请战,不得不提的是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彭云坤了,他三访护理部只求能出征抗疫。" 印象很深刻,来请战好几次,有一次还是出了夜班早上 8 点到办公室门口‘堵’我 ……" 护理部主任谭创说,我考虑他家里两个孩子,小的才几个月,该不该派他还有些犹豫。但彭云坤请战的理由也很充分:自己是重症医学护士,专业对口;又是男护士,体力强能吃苦;还是双职工,妻子也是护士,非常支持。在彭云坤看来,去抗疫一线简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次彭云坤终于如愿以偿,他的妻子刘满华还特意给他剃了个新发型,并发朋友圈配文 " 刘托尼让你成为出征队伍里最靓的崽!" 引来大家无数的点赞。
同样是两个孩子妈妈的 80 后主管护师胡晓娜,在出发前一天特意去剪了个短发,怎料回到家 2 岁女儿却奶声奶气地将她往外推:" 不是妈妈,不是妈妈!" 让胡晓娜哭笑不得。不过胡晓娜说,人生中第一次剪短发是在她 35 岁生日这天,而且第二天就要如愿以偿前往武汉抗击疫情,实在意义非凡!参加工作 10 多年来,胡晓娜一直工作在临床一线,积累了扎实的理论知识,练就了过硬的操作技能,还曾获全市护理理论考试第一名的好成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疫情爆发之后,胡晓娜 4 次请愿,并早早准备好行李翘首等待医院通知。当被问及许了一个什么生日愿望时,胡晓娜笑着说," 当然是疫情快快结束,大家‘早日凯旋’啦!"
早日凯旋不只是胡晓娜的愿望,也是此次出征队伍中护理组组长冯雁的心愿," 我把这群年轻的护士带出去圆满完成抗疫任务,一定要把他(她)们平安带回家!" 冯雁是长沙市中心医院肺科医院总护士长兼呼吸科护士长,主任护师,已经在护理岗位工作了 32 年,具有丰富的护理实践和管理经验;作为一名有着 18 年党龄的老党员,冯雁也总是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早在三年前,医院呼吸监护室转进来一位 H7N9 的特殊患者,面对未知的传染风险,冯雁挺身而出,每天随专家查房,查看患者病情,并亲力亲为地做好患者基础护理;患者脱离危险后,她手把手教患者做康复锻炼;见患者情绪低落,她又耐心进行开导 ……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之后患者终于康复出院了。冯雁说,能够用所学照顾他人并使他康复,这是非常神圣的。或许,这也是冯雁出征武汉的初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