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高血压小科普

高血压小科普

发布时间:2020-02-23 02:40:44

论大家年龄如何,性别男女,高血压诊断标准都是一样的。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没有根据年龄、性别不同做区分,这是肯定的。但是对于降压目标值不同年龄、不同危险因素还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说一说:

一、何为正常血压?什么是高血压?如何分级?

需要指出的是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分别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级别作为诊断标准。一般来说需要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值收缩压均≥ 140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比如,某位患者五十多岁,高压 135mmHg,低压 100mmHg,按照以上标准高压和低压属于不同级别,以较高级别为准,低压处于较高级别,这位患者就属于二级高血压。

二、哪些人易患高血压?

1、地区、城乡、民族差异

总体说来,高血压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华北和东北最高;沿海高于内地;高原少数民族患病率高。男性高于女性,尤其是青年男性高于青年女性。

2、家中有高血压遗传病史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有高血压病,子女的发病概率高达46%,约60%高血压患者可以询问到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的遗传可能存在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

3、饮食因素

长期高钠低钾饮食可以引发高血压病是大家都熟悉的,所以建议大家低钠高钾饮食很重要。同时高蛋白饮食属于升压因素,动物和植物蛋白都能升高血压。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也是升高血压的因素。

4、长期酗酒

长期酗酒者会明显引发高血压病。饮酒量与血压呈水平线性相关,尤其与收缩压,每天饮酒量超过1两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特别指出,饮酒后1小时因为酒精的扩血管作用可能血压有所降低,但是长期看是明显升高血压的。

5、吸烟者

吸烟的人长期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导致动脉硬化引起血压升高,在吸烟人群中的调查显示吸烟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同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同样升高。

6、长期精神压力大

城市脑力劳动者高血压患病率超过体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机率更高,长期生活在噪音环境中的人群患有高血压的机率也明显升高。

7、肥胖者

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BMI(体重指数)指数高于24者高血压患病率与BMI指数呈正相关。

8、避孕药

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生高血压的机率明显升高。停服避孕药后血压可以逆转。

9、打呼噜者

打呼噜的人群易患高血压,打呼噜人群中50%的患者患有高血压。而打呼噜又是和肥胖紧密相连的,肥胖与打呼噜互相加重。

特别指出,不同年龄的患者降压目标值是不一样的,对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考虑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就可以接受,五十多岁的人尽量还是把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比较好。同时建议大家改善生活方式,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做到没有高血压者不发生高血压或晚发生高血压,有高血压者积极控制高血压。

手足麻木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手足麻木警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升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数量也明显上升。对此,上海市同仁医院神经外科医师团队表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除了可引起肢体疼痛、麻木外,还可引起肢体痛觉及温度觉下降(即对疼痛及温度的感觉功能下降),患者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慢性远端肢体对称性疼痛最为多见,患者往往有不愉快的感觉症状,如麻痛、烧灼痛、下肢电刺痛、刀割样痛、接触性痛等,这些症状呈渐进性加重并累积。慢性远端对称性神经病变性疼痛的临床表现包括:起病隐匿、渐进性,疼痛可表现为麻痛、烧灼痛、下肢电刺痛、刀割样痛、接触性痛等,症状往往在夜间加剧,严重影响患者睡眠;患者往往合并感觉异常,如肢端麻木感、蚁行感、冷凉感、踩棉花感等。

长期持续性的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生活质量。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焦虑、紧张、多疑、失望等,在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困扰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经济负担。另外,该病除了可引起肢体疼痛外,还可引起肢体痛觉及温度觉下降(即对疼痛及温度的感觉功能下降)。因为患者对外伤所引起的疼痛及高温不敏感,很容易造成肢体损伤及烫伤。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