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梅艳芳版《半生缘》:出走半生,亲姐妹缘何同源不同命

梅艳芳版《半生缘》:出走半生,亲姐妹缘何同源不同命

发布时间:2020-02-23 05:45:32

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两个人闹哄一场一个人地老天荒。聚少离多的纠缠迷惘是唯一的答案。 《半生缘》

电影《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长篇小说,讲述了1930年的旧上海几对年轻人情深缘浅的爱情故事。作为最善于刻画人性与命运的作家,张爱玲的这一部小说没有让我们失望。

该片上映于1997年,已经过去23年之久,没想到豆瓣评分居然7.8分,不得不说好的片子真的经得起岁月的磨砺。

今天看这部电影,感慨于命运的捉弄和人情的冷暖。尤其是梅艳芳和吴倩莲扮演的顾家姐妹,更是入木三分,让人感慨万千。

一母同胞的亲姐妹,家庭出身相同但命运不同,有极力抗争,也有无可奈何,最终却是殊途同归。关于独立:没有永远的靠山,唯有靠自己

父母早亡,为了养家糊口,身为大姐的曼璐做了舞女。这时的曼璐非常让人心疼,家人一边等着她拿钱回家,一边还嫌弃她丢人。

后来嫁给了“笑起来像猫,不笑像老鼠”的祝鸿才,其中一个条件就是要养活她家人。不得不说,曼璐为这个家做出的牺牲很大,在原生家庭她没有选择的权利。

婚后发达的祝鸿才整天在外花天酒地,曼璐每天吵闹着。当曼桢问她为什么不离婚时,她哭喊着:“离婚了我靠谁?”祝鸿才虽然不是好人,却是她的依靠。她就如同寄生在树上的菟丝花,依附着这个男人。

为了留住男人的心,不能生育的她竟想到借腹生子,害了曼桢一生。当她临死前去找曼桢时,谈论起孩子,曼璐坦言,如果不是那个孩子,她早就被赶出家门了。

世上从没有被命运抛弃的人,只有被命运捆住手脚的人。

原生家庭无法选择,但婚后不幸的她不但不想抽身,还将妹妹拖入泥潭。也许风月场中她生存的能力已经消失殆尽,也许她不愿再继续辛苦,总之她的命运就捆绑在那个男人身上。

和曼璐不同,曼桢一直非常清醒并保持独立。

她是家里唯一心疼姐姐的人,知道姐姐不容易便更加努力。白天上班,晚上做家教,当母亲说祝鸿才养她们全家时,她直接说:“我可以养家。”

当世钧拿出戒指向她求婚时,她问戒指贵不贵,得知是世钧自己挣钱买的后松了一口气,说道:“花自己的钱就好。”

即便是被迫生下了孩子,也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生完孩子从医院逃出来,然后在小学里教书。

影片最后和世钧再见面时,得知她自己抚养孩子,世钧问她钱够不够用,她淡淡地回了一句:“我有事情做。”

不管对家人还是恋人,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她从未想过依靠任何人,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

做个独立的女人,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要有能力保证自己的生存,不用看任何人脸色,更不用为了钱委曲求全。关于爱情:拥有时珍惜,远去时淡然

在感情上,曼璐是可悲的。因为做舞女放弃了初恋情人豫瑾。当得知豫瑾没有结婚时,她心生感慨:一个医院的院长怎会看上一个舞女。

知道豫瑾住在家里时,她还是抑制不住地高兴。谈恋爱的时光是她最美好的回忆,那回忆是她心里仅存的甜蜜。“想起以前那些事情,我就感觉非常幼稚,也很可笑。”豫瑾一句话将她打入谷底。

听到家人谈起豫瑾和曼桢,看到豫瑾手里拿着的书,曼璐相信他们在一起了,而这也成了压跨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祝鸿才看上曼桢,曼璐坚决维护她,那是她最疼爱的妹妹。后来人人都对曼桢好,对自己嫌弃不已,她开始嫉妒了。最后看到自己心爱的人也被妹妹抢走,她彻底疯狂了。丧心病狂的她导演了借腹生子的一幕,终于害了妹妹一生,也毁了自己。

聪明的人,对人对事,能够不怨不恨坦然面对,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相对于姐姐的疯狂,曼桢对爱情是非常冷静的。

当母亲极力撮合她和豫瑾时,她很清楚自己的内心。看到豫瑾欲言又止的样子,她很聪明地买了一副男士手套,说要送人,婉转而明确地拒绝了他。

她和世钧的爱情是纯真的,但世钧的温吞、不敢担当也让她知道一切没有那么简单。后来跟他回家,世钧父亲发现她是舞女的妹妹时坚决反对,她很清楚,这个家庭不会接受她,而世钧也不会为了她离开家。

当十四年后,与世钧再见时,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就是给这段感情画上最好的句点。

从剧中看,姐妹俩都没有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是个悲剧。在那个年代,那种社会环境下,拥有真正的爱情真是太奢侈的一件事。

但曼桢至少抓住自己选择的权利,不想要的感情直接拒绝,想要而得不到的就坦然放手。就如曼桢说的那样:永远爱一个人和永远恨一个人是同样困难的。

一个人到老,总有两三件事拿出来讲。如果跟世钧结婚,生几个孩子,那一定不是个故事。关于命运:努力争取过,得失皆由天

曼璐的一生是悲苦的,都在为别人活,可怜又可叹。

为养家沦落为舞女,耗费了整个青春。她自认的初恋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为生活有所依嫁给祝鸿才,为留住祝鸿才,坑害妹妹生下孩子。她对孩子视如己出,临死对孩子还是忍不住地挂念。

她的命运短暂而凄苦,虽然她害了曼桢一生,但对她怎么也恨不起来。因为生在那个家庭,处在那个年代,有多少人能真正活的随心所愿。

这个世界分两种人,一种是认命的,一种是不认命的。

曼璐是认命的,曼桢不认命只是看透了人生。

因姐姐的身份与心爱的人不能相守,被亲姐姐害的生下了孩子,为了孩子回到那个最厌恶的人身边,最后一个人抚养孩子,她拥有的只是唏嘘的人生,只是一生感叹。

刚开始看有些不明白,曼桢受过教育,为什么会为了孩子回到那个人身边。直到最后我看懂了,她不认命,但她看透了人生。

正如曼桢的画外音:以前我以为我跟姐姐不同,现在才发现,走了半生的路,原来一直跟在她后面。

曼桢独立、自强、有自己的想法,但造化弄人,聪明如她也摆脱不了命运。

她们的悲剧同根同源,都源于同一个家庭。家就是她们的命,当时的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命运的催化剂,让一切都扭曲的那么理所当然。

整部电影看完,心情是压抑的,没有悲伤的泪流满面,却始终如鲠在喉。

就像鲁迅说的: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电影结尾时,放了世钧打着手电筒去帮曼桢找红手套,找到后轻轻拍打灰尘,露出会心的微笑。电影在此刻戛然而止,响起黎明唱的片尾曲:

别来还无恙那年少轻狂,却让岁月背叛。流转的时光照一脸苍凉,再也来不及遗忘……

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是悲是喜,我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向前,偶尔会想起从前,但是,我们真的回不去了。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