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吃饭3不要,如厕2不做,睡觉1不宜
疫情期间,作为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好这几件事,特别重要!
吃饭3不要:
⊗ 聚餐
有人可能会觉得,聚餐的都是亲朋好友、熟悉之人,不必过于担心。可实际上,对方之前是否与携带了病毒的人或物有过接触,彼此并不十分清楚。即便聚餐之人没问题,聚餐场所附近的人仍难以保证。
早前,广州便发生了一起相邻3桌被感染的病例——
所以,切勿心存侥幸,在疫情结束前,管住蠢蠢欲动的心,忍住口腹之欲,拒绝聚餐!
⊗ 不用公筷、帮人夹菜:
家庭聚餐或外出聚餐病例中,有个细节常被人忽略,那便是不使用公筷、公勺。
虽然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但是也无法排除病毒通过口水-餐具-食物-餐具传播的可能性。而使用公筷、公勺,能在一定程度上切断病毒的传播。
在此,我们倡议,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吃饭,记得使用公筷、公勺。
另外,帮人夹菜,虽然是热情的表现,但若是用自己的筷子帮夹,无异于增加了传播疾病的风险。所以,切记帮夹菜,也必须用公筷公勺。
⊗ 不洗手吃饭:
如果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双手触摸到被污染的物体后进食,病毒就可能通过手由口鼻进入呼吸道引起感染。所以,饭前一定要认真洗手。
洗手后不注意2点=白洗!
1.直接用刚洗完的手去关水龙头:水龙头在多人触碰后可能也沾染了病毒,尤其是公共厕所的水龙头,建议不要直接用刚洗完的手去关,最好拿一张纸巾垫着去关,然后把纸巾扔掉。
2.不擦干手:手湿润时比干爽时更容易滋生细菌,洗手后,记得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
如厕2不做:
⊗ 不盖马桶盖冲水
近日,继粪便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后,钟南山院士的团队还从患者的尿液里分离出了新冠病毒,再一次验证了,新型冠状病毒有粪-口传播的风险。因此,保持卫生间的清洁很重要。
其中,特别注意的是,上完厕所后,尽量不要向马桶中直接冲水,如实在需要,请控制力度,避免液滴飞溅。此外,冲马桶最好盖上马桶盖再冲。平时要注意定期用消毒水清洁马桶。
⊗ 如厕带手机、书报
洗手间属于极易藏污纳垢的场所,若携带手机、书报等物品上厕所,容易使其被污染,让病毒残留在上边。
所以,不建议带手机、书报等去上厕所。
另外,平时要养成定期给手机消毒的习惯。看似干净的手机,实则藏匿了大量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央视曾报道,手机屏幕上的细菌量,比随机采集的马桶冲水按钮、电梯按钮都多!
手机屏幕vs电梯按钮
手机屏幕vs马桶按钮
手机消毒法:
用医用酒精蘸湿棉签或棉花后,擦拭手机表面。注意,耳机孔、充电孔易藏灰尘,可用细棉签擦净。
睡觉1不宜:
⊗ 熬夜
疫情当前,提高自身免疫力尤为重要。除了吃好,更要睡好,保证充足的睡眠,不宜太晚睡,更不能熬夜,否则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受疫情影响,有些人容易心情焦虑,彻夜难眠。这里建议大家,每天刷1~2次相关新闻,了解疫情动态发展即可,不必时刻刷屏,以免增加焦虑恐慌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