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战“疫”中的政法故事#“红区”里的战士:这里有艰辛,更有爱

#战“疫”中的政法故事#“红区”里的战士:这里有艰辛,更有爱

发布时间:2020-03-01 17:25:18

“红区”是指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和隔离病区。在常人眼中,这里是高传染风险的恐怖之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后,天津市公安医院医师贾俊婷临危受命,被派往天津首个设在海河医院内的“红区”,投入新冠肺炎病人的救治工作。

工作中的贾俊婷(右一)

隔离病房里最“唠叨”的人

“因为对传染病了解得比较多吧,去之前并没有太多恐惧。”来到“红区”时,多年来在公安医院院感染科从事感染管理工作的贾俊婷表现得非常从容,而她的家人知道她的任务时,也表示支持和理解。

进入海河医院后,她的职责是在隔离病房外的污染区内,监督并指导离开这里的医护人员安全脱下全套防护装备。别看她并不会和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给他们输液吃药,但她的工作守护的是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对于整个“红区”的平安及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贾俊婷深知职责之重,每一天,和医护人员一样穿着防护服的她都是“红区”里最“唠叨”的人。“一定要注意手部消毒!”“大家把外面防护服脱下来时,千万不要蹭到里面衣服!”“鞋底!鞋底!切记也要消毒!”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注意事项……

“其实,来到‘红区’的医护人员们都经过严格地培训,但是,连续的超负荷工作,大家普遍体力透支,人会变得麻木,甚至脑子‘断片’,忘记自己要干什么。”贾俊婷说,不断提醒大家这些注意事项是必不可少的,在这里没有人嫌她唠叨,都对她都报以感谢的微笑。

带着N95口罩不停地说话很快让贾俊婷觉得“憋气”,而且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不能喝水,去厕所,但是,她说自己这点儿辛苦和那些连续几个小时身处隔离病房的医生、护士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

“红区”隔离疫情,不隔离爱

“红区”里的日子,让贾俊婷感触良多,虽然之前在电视里看到过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辛苦,但当自己真正来到这里时,此情此景,依旧深深震撼了她的心。“当两层防护装备被脱下来的那一刻,你会看到汗水从他们脸颊上淌下来,身上都湿透了,脸上口罩的勒痕历历在目时,真让人心疼!”贾俊婷说,尽管非常疲惫,这里没有人叫苦,而最让人赞叹的便是很多医生、护士都来自不同的医疗机构,但工作起来就像多年配合默契的老同事一样,格外团结、互相关爱。

贾俊婷记得有一次,一名护士由于体力透支,靴套怎么也脱不下来了,按照规定,离开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必须自己脱下防护装备,绝不允许他人帮忙。看着这位护士急得满脸通红,贾俊婷和其他人捏了一把汗,“你把脚抬高一点儿试试”,她身旁的另一名护士建议道。“别着急,慢慢来!”贾俊婷也给她鼓劲儿。最终,这名护士在大家的鼓励之下,成功地脱下了靴套。

平日里,透过隔离病房的门,贾俊婷能看到病床上的病人和忙碌穿梭的医护人员,“当你看到病人数量在减少时,真是打心眼儿里高兴,你会觉得身上有用不完的力气,越干越有信心。”工作的间隙,她会去阅读那些贴在隔离病房窗户上的小纸条,这成了“红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的医生通过贴小纸条的形式向患者们传递着鼓励和问候,而患者也通过这些小纸条写出了心中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和赞美。

“患者对医生说得最多的就是‘你们是美丽的天使’,‘你们真伟大’,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患者在纸条上写着:‘想吃面包,不带馅,要葡萄干的’,医护人员马上跑出去给他买来了那种面包。”贾俊婷说,这样的互动与信任,坚定与信心,交织成一股暖流,温暖了整个隔离病房……让所有人看到“抗疫”的胜利就在不远处。(图片由公安医院提供)

记者:肖明舒

通讯员:秦孝培

编辑:邢亚楠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