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鸣惨败不奇怪,“7年磨一剑”只是表象,“等了7年”才是内核
期盼了一周的《我是歌手2020》终于如期跟大家见面了。对于这一期的“歌手”,相信很多人是等待已久。因为终于来了一个相当能打的歌手,曾一鸣。
上一期节目中,由于曾一鸣没有奇袭,所以大众又生生被吊了足足一周的胃口。在过去的一周里,各种关于曾一名“唱功了得”的新闻层出不穷,观众也心心念等着看一场“王者”之间的较量。说实话,当曾一鸣选择萧敬腾作为奇袭对象时,大家是欣喜的。因为曾一鸣兑现了他的诺言:遇强则强。而曾一鸣无疑也顺应了本季“歌手”的主题:当打之年。
可最终曾一鸣打得如何呢?还是败北了,而且是以181比308 的高落差惨败。当“对手”萧敬腾自己看到这个结果时,都忍不住想说一声:对不起。因为“我是歌手”这个舞台,对曾一鸣来说实在太重要。与之前的隔壁老樊以及白举纲不同,曾一鸣为了以选手身份站在“歌手”的舞台上,已经足足准备了7年,是真正的七年磨一剑!
有人说曾一名最失误的地方是选歌错了,《第一滴泪》这首歌并不能完全发挥曾一鸣的实力。真是这样吗?其实观众说适不适合,都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的,本质上来说,没有谁比歌手自己更知道应该选什么歌。
比如本期节目中,萧敬腾的《纯金打造》,华晨宇的《荒野魂斗罗》,哪一首是大众熟悉的?包括拿到本期第一名的徐佳莹,她自己都意外《我还年轻我还年轻》这首歌竟夺冠了?500位大众评审的口味,在黄霄云奇袭毛不易的时候,大家就见识到了。因此,从选歌的角度去分析成败,不可取。因为谁知道大众评审喜欢听什么歌呢?说选歌不适合的,其实只是在表达:是自己不喜欢。
那么问题来了,唱功一流、感情丰富,甚至把自己都唱哭了的曾一鸣,这样的表演为何没能打动大众评审?其实原因就在节目里。
“因为我这7年间,其实没有舞台。”曾一鸣他自己已经说出了答案。当所有人都着眼于“曾一鸣准备了7年”时,谁记得回头看看本质:其实曾一鸣7年的准备都是在舞台下的。当其他所有的选手上这个综艺那个综艺,甚至马不停蹄地开着自己的演唱会时,曾一鸣的舞台,或许只有那一眼看到头的小小直播间。
此番言语并不是说直播不好,而是高手过招,有时候就是“手熟尔”。7年没有上大型的舞台了,任凭千万遍的准备,那也只是在心中自行模拟。曾一鸣对舞台的把控感,更多只是“我想唱什么”,而不是“观众想听什么”,所以哪怕曾一鸣在舞台上唱到泪涌,或许真的只是感动了自己,和大众评审无关,甚至和萧敬腾都无关。
凭良心讲,老萧的《纯金打造》只是呈现了萧敬腾正常的水平,谈不上出彩。这首歌大众也不熟悉,换句话讲:萧敬腾完全不算“重拳出击”。因此曾一鸣的惜败,更多的问题在于自己。当然,现实的状况也是促成曾一鸣失败的间接因素。谁曾想,堂堂“最强音”的冠军,整整7年都没有舞台唱歌呢?难怪最后连华晨宇都反思:“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是一个想考音乐学院的人,打开电视看到曾一鸣正好在说这样一段话,我可能会去思考,我还要不要学音乐。”
结尾时,导演问曾一鸣:你会认“命”吗?曾一鸣“嗯”了一声,接着自行泪奔。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冠军,7年磨一剑的唱将,最后却向命运妥协了。可见,这一波打击,对曾一鸣来说是真的痛。
我们不知道未来曾一鸣是否还有机会重返“歌手”的舞台,但人有时候真的要学会放过他人,也放过自己。即便曾一鸣的唱功是公认的了得,但并不妨碍他放下身段,从一些小点的舞台开始唱起啊。如果曾一鸣有机会站上别的舞台,并且一路再唱回“我是歌手”,相信那个时候,才是真正的王者归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