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的呼兰版“老兵新传”——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金佰秋侧记
在呼兰区呼兰街道东风社区百货大楼小区的疫情防控劝返点上,活跃着一个佩戴红袖标的“瘦高个”,他时而俯下身子认真地为居民登记、时而耐心地劝返前来小区的市民、时而变身“交通员”引导车辆有序通行。路过的人看到都会禁不住问一句:“小伙子真能干,你是劝返点的工作人员?”每当这时,“瘦高个”就会有意识地抬起右胳膊,自豪地说道:“不,我是志愿者。”
“瘦高个”名叫金佰秋,现为呼兰供电公司方台供电所台区经理,曾经在武警某部服役。虽然离开部队已有整整19个年头,但两年的军旅生活却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中,让他始终以军人为荣、以战士自居。
重新“入伍”,橄榄绿永不退色
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金佰秋主动加入呼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队伍,被分配到劝返、管控任务都十分艰巨的百货大楼小区参加疫情防控,重新开启了他的“入伍”模式。
一起负责管控的同志曾经这样评价金佰秋:“我没当过兵,但从他身上看到了当代军人的影子,知道了啥叫风风火火,啥叫岿然不动。”这句话十分恰当。每天金佰秋就像战士“出勤”一样准时上岗,然后“岗哨”般“钉”在那里,寒风吹脸从不喊冷,腰酸腿疼从不说累,而且嘴特勤、腿特快。“大爷,请扫码?”“你好!不是本小区居民不能进入。”“大妈,垃圾我来帮您扔,您快回家”这样的话语他每天不知重复多少遍,却依旧声若洪钟,那状态时刻在告诉别人:“我是一个兵,一名共产党员,牢记的是使命,不忘的是初心。”
最珍贵的东西,要送给最需要的人
如果问现在的紧俏商品是什么,连小学生都会回答:“口罩!”是啊,疫情发生之时,恰逢春节临近,企业停产停工,加上防疫的特殊性,一度口罩脱销。每个人都需要口罩,金佰秋也是如此。不仅他需要,他的家人也需要。
当网购的价值1000元的数十个NF94口罩到货后,金佰秋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和家人,而是将这价值半个月生活费的口罩全部赠送给了东风社区和区纪委监委一线参加管控的人员。
有人好心地提醒他:“金子,参加管控的人员组织上会想办法,你还是把口罩留给家人用吧。”
金佰秋却不听劝,“你们处在防控一线,最需要的就是口罩,不能总等组织想办法呀。”金佰秋朴实的说。将珍贵的口罩赠送给他认为最需要的人,用平凡的小事践行着他的品格,让人心生敬意。
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
新冠病毒的突然来袭,不仅威胁着群众的健康,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百货大楼小区3单元602室居民家的电路突然出现了短路,自己不懂电,这时候上哪请人来维修?无奈之下将“难处”说给了小区的管控队员,一旁的金佰秋听到了,二话不说,拉起他就往楼上奔去。居民懵了:“你懂电?”“懂啊!我在方台供电所工作。”“那咱们得先讲好价钱。”“义务维修,不要钱。”“不要钱?”以为听错了的居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说老金的技术真是没说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就“手到病除”,居民家的灯亮了,也点亮了他们的心。嘱咐了用电的注意事项之后,金佰秋连居民的“谢”字都来不及听,大步流星地下了楼,他还要返回劝返点继续“战斗”。
金佰秋没有豪言壮语,更没做出惊人之举,只是默默地做了他认为应该去做,必须去做的事儿,却感染着他人的心。让我们以一个大大的“赞”字,表达我们的敬佩之情:金佰秋好样的!你永远都是一个兵!(姜天琪 修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