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文庙街道“娘子军”活跃防控一线
“在家别出门就是做贡献,有什么需要就跟我们说。”2月28日,在返乡人员家门口,宁阳县文庙街道南关社区干部李艳玲嘱咐重点管控人员。
疫情发生后,整理数据、张贴公告、入户排查、走访贫困户、做好后勤保障……成了李艳玲的工作日常,由于她说话做事雷厉风行,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防疫“铁娘子”。
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宁阳县文庙街道的女党员、女干部、女志愿者们组成了疫情防控的“巾帼之师”,她们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孩子身体不好,小梅就经常过来看我,给我打扫卫生,也给我送吃的,对我可亲了。”家住东关社区的贫困户朱银芝说。老太太口中说的“小梅”,就是东关社区党委副书记邵梅。邵梅是一名有19年党龄的女党员。疫情防控期间,她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捐款1000元,用于社区疫情防控物资采购,缓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
为了解决外地返乡人员居家隔离期间的生活难题,她做好“保姆式”服务,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日常生活用品、送中药、送汤圆、倒垃圾......在她的带领下,社区众多女同胞们每天穿梭在辖区内,做好入户排查、登记造册、信息上报、跑腿代办等工作。她们把心理疏导、政策解答、孕产妇救急等细微工作做到有需求的每个家庭。她们既是“宣传员”“快递员”“采购员”,又是社区群众贴心的“娘家人”。
关王庙村的“女郎中”乔娜,作为关王庙村的医务工作者,30多天来,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天天接触外地返乡人员,每天进行询问病史、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等工作。“楼层低点的还好,很多住户都在5、6楼,爬来爬去,鞋底都要磨穿了。”乔娜笑着说。
满负荷工作,是她每天的状态。疫情出现后,她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及时返岗待命。医务工作者每日面临的风险,她十分清楚,但她仍然选择负重而上、逆境前行,为不便外出的病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准备应急药品和生活必需品。“多一分仔细就多一分安全。我们守好这道防线,咱村里的父老乡亲就多一份保障。”乔娜的话,让人听了心里踏实。(□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本报通讯员 张亢 刘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