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结肠癌,复查用不用做PET

结肠癌,复查用不用做PET

发布时间:2020-03-04 22:35:22

由于疫情,本该去异地复查的父亲被阻隔在家中。

父亲是18年11月份发现的肿瘤,结肠癌伴肝及淋巴结转移。去年9月份的时候,复查显示肝周的被膜还有腹膜都有多发的增厚,怀疑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患者家属很疑惑,做核磁跟腹部增强CT淋巴结都是正常,只有PET-CT显示有活性。用伊立替康加上爱必妥治疗了8个疗程,目前停药两个月,现在到了复查时间。但家属对父亲接下来的治疗以及要不要在本地再做个PET-CT一直拿不定主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曲秀娟教授是海心第36期视频义诊的特邀专家,她看了患者的情况后先告诉患者家属:“你之前的方案还可以接着拿回来再用。因为靠这个方案,你父亲的肿瘤标志物从500多降到了正常,说明它是有效的。”

关于要不要做个PET-CT,曲教授也给出了明确的解答:“ PET-CT不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规复查手段,一般主要是用增强CT来做。肝脏,一般都做增强磁共振,因为肝脏用增强磁共振,有时候比PET-CT分辨还要清楚。”

“当有一些可疑病灶无法判断的时候,可能再去用PET-CT辅助判断一下。有的时候肿瘤的大小没变化,但是活性已经开始改变了,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PET-CT的一个优势。但它不是一个特别标准的检查,可以用,但不是必须用。对于您父亲的情况,用常规复查就行了。”

父亲断了两个月的治疗,现在知道了下一步该用什么药,要做什么复查也都了解清楚,这位家属终于可以放心了。

复查应该查什么项目,不同项目复查的目的又是什么?相信不止义诊中这位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今天问我们就给大家讲清楚。

一、复查的频率

复查的频率一般要因癌症种类而异。生长速度快的癌症,如小细胞肺癌等,应该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复查;生长速度较慢的,如甲状腺癌,可以选择三到六个月复查一次。

复查间隔时间最好是先短后长,即距离结束治疗的时间越近,复查的频率越高。根据美国NCCN指南的推荐,癌症治疗后头一年可以选择每一到三个月做一次复查,一年到三年内每两到四个月进行一次复查,三年到五年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五年过后可以每年检查一次。二、复查的项目

血常规: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血生化:评估患者肝、肾功能,机体电解质和代谢的状况;

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疾病控制、进展等的参考因素。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为原发性肝癌、睾丸癌、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为消化系统肿瘤、肺癌、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为卵巢癌等肿瘤的标志物;糖类抗原153(CA153)为乳腺癌等肿瘤的标志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腹部彩超:观察肝、胆、胰、脾、泌尿生殖系统等的形态、是否有积液、实性占位;

CT和核磁:CT适合做一些实性、占位性的检查,在肺部很常用,对于钙化、骨质破坏等敏感;核磁共振适合做一些含水量较高的组织的检查,如神经系统,关节或软组织等,对于鉴别炎症、创伤、感染和肿瘤等有一定优势。

骨扫描:是发现骨转移和监测病情变化的重要检查;

PET-CT:PET-CT覆盖范围广,在判断肿瘤全身转移时,可优先选择PET-CT。另外,PET-CT可以发现高代谢的部位,可作为可以病灶的辅助检查。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