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奋力前行 用责任担当撑起流浪人员的蓝天

奋力前行 用责任担当撑起流浪人员的蓝天

发布时间:2020-03-06 13:04:17

“疫情不除,誓不收兵!”这是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党员先锋队成员们的誓言。而他们,也在用实际行动信守这一誓言。自1月21日以来,这支党员先锋队24小时奋战在救助的一线,将责任担当写在战疫行动中,给了流浪人员满满的安全感。

“楚大爷,跟我们回家”

楚大爷是救助中心的老熟人,他常年流浪在青岛街头,靠乞讨、捡废品为生,却不愿接受救助。疫情以来,中心党员先锋队救助小组的成员几乎每天都会去看他,给他带去棉衣、棉被、食物和口罩,向他讲述疫情形势,劝他接受救助。终于,在2月5日这一天,老人被说动,明白在外流浪的风险,跟随救助小组回到了中心。

清点物资,检查救助车辆,交代基本情况,奔赴街面开展劝导救助,就是这一支街面救助小分队每日重复却从不松懈的动作。40多天来,100多次出动,无论是深夜,还是偏僻的桥梁涵洞,他们都未曾退缩,只希望能帮助更多流浪人员结束流浪,走进救助服务中心这一安全的港湾。

“别怕,我们帮你想办法”

发放口罩、测量体温、询问活动轨迹、安排隔离房间,登记小组早已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行动流程,在解决求助人员困境的同时,避免新冠肺炎输入中心。疫情以来,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共救助113名受助人员。

2月4日,两名非青籍青年在中心门口徘徊,登记小组成员看两位青年衣物单薄,工作人员马上递给他们棉衣,又宽慰他们,“别怕,我们帮你们一起想办法”。工作人员立即联系公安机关核实二人的活动轨迹,核实无误后又联系管辖的防疫部门,并给二人送去暖暖的热水,直到防疫部门抵达中心,接走二人,这才停下忙碌的脚步,安下心来。登记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深深地意识到,要防止疫情进入中心,必须把好入口关。应采取超常办法,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救助,将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他们心里。

“你们放心回去上班吧”

查看救助区域卫生,了解受助人员需求,为无名氏寻亲,为隔离已满14天人员购买车票并通报流入地,为复工人员提供证明,安置小组的成员们每天从早开始,就像陀螺一般在救助中心转个不停。隔离期已满,想要回家的人员需要尽快购买车票;着急复工的人员,也同样耽搁不了;要是一天三次的体温检测有异常,必须马上联系急诊送医。在他们的心头,受助人员的点点滴滴都是天大的事情。

2月10日青岛市全面复工以来,中心内有很多务工人员着急外出工作。其中有一家三口,公司已经多次催促他们复工,但是由于租住地封村,他们无法回去上班。安置小组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他们租住地防疫指挥部联系,并在隔离满14天后为他们提供隔离证明。2月18日,得到了租住地防疫部门肯定的答复,中心立即派救助车将他们安全送回租住地。为保证滞留人员的防控安全和尽快复工,2月29日中心对滞留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核酸检测。

在这一支队伍里,除了上面介绍的,还有许多坚守救助一线的故事。有临近退休,却始终冲在最前方的;有中心全封闭管理后,主动请缨坚守一线为流浪人员服务的;有大年初一开始40多天没回家,没有时间和机会同家人聊天,却每天在中心和受助人员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的。他们用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的精神,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形象。

“我曾是一名军人,永远不会做战场的逃兵!”这是青岛市救助服务中心一位80后党员给女儿家书中记录的一句话。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没有一个人是局外人,没有一个人愿意做逃兵,因为他们深知必须把每一位流浪人员的人身安全切实放在心上,绝不让他们任何一人被这场疫情防控战遗漏。他们坚守在党支部的堡垒中,扬起党员这面先锋旗帜,用实际行动为流浪人员撑起一片蓝天。

家书

家书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