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沈阳作家双雪涛:“我想吃写作这碗饭,赴汤蹈火”

沈阳作家双雪涛:“我想吃写作这碗饭,赴汤蹈火”

发布时间:2020-03-06 15:17:27

双雪涛,1983年生于沈阳。2011年发表小说处女作《翅鬼》,获首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2012年,他从银行辞职专职写作,创作中短篇小说及评论。代表作有《聋哑时代》《平原上的摩西》《天吾手记》《飞行家》等,曾获得华语青年作家奖、中国新锐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是当下中国迅速崛起的小说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之一。

双雪涛是中国8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以高产且高质的小说创作,被国内许多重要文学刊物和文学奖项争为宠儿。《翅鬼》《飞行家》《平原上的摩西》等小说出版后,广受好评,成为当代“东北作家群”的一位年轻代表。

他写过城市,写过乡村,写过“北漂”,也写过东北故土上的众生相,字里行间夹杂着东北人特有的自嘲、幽默,以及残酷和决绝。他的人生和笔下的故事一样充满戏剧性——因为钱,他开始写作;又因为写作,辞掉了铁饭碗。无论成名前后,他对写作的热情不减半分,他说:“我想吃写作这碗饭,赴汤蹈火,写出牛掰的小说,还有,尽量不要饿死。”

艳粉 抹不去的童年印记

沈阳铁西区艳粉街,是双雪涛短篇小说《光明堂》故事的发生地。那里,也是双雪涛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地方。

1983年,双雪涛出生于沈阳的一个工人家庭。读小学时,父母双双下岗,家也从市中心搬到了艳粉街。那片房租低廉的棚户区,构成了双雪涛对社会的最初认知。他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环境——房子的地基是下陷的。一场大雪过后,门根本推不开,双雪涛和父亲只能拎着铁锹从窗户跳出去,把门前的雪挖通,门才能打开。摘下帽子,头顶冒着阵阵热气。

当作家,并非他的儿时理想。上了中学,他评价自己的作文只能算凑合。在父母眼中,儿子学习成绩还行,就是喜欢看“闲书”。这些所谓的“闲书”是金庸、阿城、白先勇、张爱玲、汪曾祺等名家小说,双雪涛看得如醉如痴,不仅看,还要讲给同学听。常常是下午自习课老师转身一走,同学们就起哄:“双雪涛快上去,上去讲讲。”他也不推辞,站上讲台便开始讲福尔摩斯和金庸小说,连讲带编,真假交织。

到了高中,有一次满分60分的作文,老师给打了64分,如同一只温柔的手指出了他的天赋异禀。即便如此,双雪涛也不认为自己有文学才华。2003年,他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沈阳一家银行工作。21天 6万字,15万元

谁也没料到,让双雪涛下定决心写小说的动力,是买房子缺钱。2010年,双雪涛正为新房首付款的筹措焦虑不安,朋友转给他《南方周末》上刊载的“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 ”征文启事,第一名能获得60万新台币奖金,折合人民币大概15万元。

这个启事来的恰逢其时。“我的名字叫默,这个名字是从萧朗那买的。”双雪涛的脑海里莫名其妙长出了这句话,它被用在了开篇,紧接着,故事开始了。21天,这个从未写过小说的新人一口气写完6万字的《翅鬼》,中彩票似的,他真的拿了首奖。

平淡的人生被推开了一扇奇幻的门,他第一次敢于正视自己的才华。此后,双雪涛开始了白天坐银行、晚上写小说的双面生活。五个月后,他写出了14万字的《聋哑时代》,投给了《收获》。那时候,他除了影评,还没发表过别的作品。编辑打电话给他,问能不能从中拆出来两个短篇发表。他放下电话,跑进公司浴室冲了个澡,唱了半小时歌。

2012年,在台北领奖时认识的朋友告诉他,有一个台北文学奖,可给作家一点资助,几万块钱,但小说必须是关于台北的,那个奖像投标一样,每个人要写一个标书。他写了一个写作方案投过去,又幸运地中标了。他把小说写出来,这就是《天吾手记》。

两次得奖,让双雪涛开始思考,这辈子到底要做些什么?裸辞 文学成了生活的全部

辗转想了一夜,双雪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他后来不止一次讲述过当时的心情:“这是一生当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决定,不但使我形成了新的人生道路,也让我在心理上剥离了之前的很多负担,人们不是常说嘛——要做你自己啊!”

辞职后的整整一年,他写的东西都无人出版,就一直存在电脑里。《刺杀小说家》也写于那个时候。故事是一个前银行职员被雇佣去杀一个小说家——双雪涛表示这是“有意为之”,仿佛他的两个分身在相互缠斗。

2014年,双雪涛开始创作日后使他扬名文坛的中短篇小说集《平原上的摩西》。13万字的书,叙述视角先后变换了16次,改了11回,他不断返回自身的成长年代及父母的生活经历,将啪叽、嘎啦哈、跨栏背心、毛嗑儿等只听过音儿、没见过字儿的方言堂堂正正写进故事。2015年,《平原上的摩西》在《收获》杂志第2期刊载,双雪涛也因之被提名第14届华语传媒文学盛典“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当文学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新的机会也悄然而至。2015年,双雪涛受邀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首届创造性写作研究生班读书,他的人生轨迹从沈阳转到了北京。成名 从东北走向广阔天地

在新的城市,双雪涛不再因为写作而有点特殊、被大家迁就,相反,他身边聚集了很多为艺术而活的创作者。双雪涛的笔下第一次出现了移居北京的东北小年轻,他们有困惑,有分裂,有矛盾。

2017年,双雪涛陆续出了3本书,除了《平原上的摩西》外,《聋哑时代》《天吾手记》都是积压了4年的旧作。奖项也纷至沓来:华语青年作家奖、中国新锐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小说佳作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行至2018年,双雪涛无疑已是当下中国迅速崛起的小说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之一。

2019年7月,双雪涛出版了短篇小说合集《猎人》,11篇主题与内容相去甚远的故事,较其之前的小说更加难以“一言以蔽之”,他在题材与叙事笔调上有明显进步,不再囿于处在体制改革节点时期的东北,他在大胆尝试,从东北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这几年,双雪涛在北京生活,有时也满世界飞,把他的文学观念传递到足之所至。正在筹备的同名电影《平原上的摩西》也把双雪涛推向了更新鲜的领域,“远方不远,天明时看太阳,暗夜里听通行者的脚步声。”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唐晓诗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