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安家》大戏,得人生体会:担当责任才知感恩之情
最近随着《安家》的热播,其中“老严夫妇”的买房的故事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很多看过电视剧的观众们也和我一样,唏嘘“老严夫妻太可怜,儿子儿媳太气人!”一场”我让你衣食无忧,你让我无家可归。”的狗血亲情大戏上演了。
01父母付出了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在《安家》这部剧中,老严夫妇在上海开包子铺,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在得知儿媳妇怀孕,老严夫妇就把辛辛苦苦半辈子攒的320万全部拿出来买了一套房,还在房产证上加上了儿媳妇的名字。想着和儿子一家共享天伦之乐。
可是当这一切都办好之后,老严夫妇把之前租的房子退了。兴高采烈地踩着三轮车准备搬去新房照顾儿子和儿媳妇,没想到给二老开门的是儿子的丈母娘。她俨然一副主人模样地招呼老严夫妇。
儿媳妇招呼也不打地走回房里,儿子一言不发的眼神躲闪。老严夫妇为了不让儿子难做,连忙说是他们找到了新的住处要搬家,顺路过来看看儿子。老严的那个笑容里藏了多少苦涩。
“中国式父母付出了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这句话戳痛无数中国父母的心。很多父母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太多的事实告诉我们:父母付出的越多,越容易养出一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02规避风险,防止“啃老”。
对于许多购房者来说:"是全款买还是贷款买?”不算是个困扰的问题。当时“徐姑姑“提了个建议,希望孩子可以分担一些。还是给儿子结婚买的,做一部分贷款也是可行的。其实明白人一听就知道了,希望老严夫妇留下一部分钱来养老。毕竟在现代社会中,养儿防老的事已经越来越不靠谱了。要学会自己防老,儿孙有能力应该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完全啃老。
但这个时候房似锦告诉老严夫妇:算下来三十年的贷款到还清需多还120万元。这笔钱对于老严夫妇来说是一笔巨款,他们还抱着老旧的思想觉得不能欠钱。毕竟这120万得要卖多少个包子才能赚回来啊!没有想过孩子是否要承担一点责任,自己是否要留下一点养老的钱。
中国父母的眼中只有儿孙的福,却没有为自己留下退路。
03“加名”之陷阱,娶了媳妇忘了爹娘。
房产证上写谁名字的这个问题,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最不容易处理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比较敏感,处理不好会伤到双方的感情。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是安全度过的呢?哪个不是“鸡飞狗跳”的结局呢?
在电视剧中,当老严准备买房签字时,儿子要加上女朋友的名字,一时之间老严是有点犹豫的。而儿子女朋友则聪明的打出了孙子牌,表明自己经怀孕且未来也会孝顺二老。意思很明显,加上自己的名字是名正言顺的。而儿子在房产证上加上未来老婆的名字时很积极,但在是否全款时候不作声,甚至怕自己父母答应了分期付款。这也注定了老严夫妇后来的结局。
其实房产加名后基本上被均分了,老严夫妇已经被动了。亲家母的捷足先登让儿媳已忘记当时买房时说的话。连招呼也不打的转身离开。 儿子则是让老两口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是典型的娶了媳妇忘了爹娘。老严夫妇还为了顾及儿子颜面慌忙离开,但他们老两口就无家可归了。
”加名”之做法俨然是一个设计好的陷阱,等着老严夫妇往里跳。
04养儿真的能防老吗?
从老严夫妇前面买房到后面无家可归。这背后生动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现状,也对中国传统思想提出一个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养儿(女)真的能防老吗?
要让下一代人学会承担责任。老严儿子并不愿意承担还贷责任,而是用了相当于欺骗的手段让两位老人直接买了房。估计小两口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和老严夫妇一起住。但是在房子没有到手之前先不说,等到房子到手了再用亲情绑架两位善良的老人,然后过着自己美好的小日子。着实让人感叹生子如此,还需要学会防老才成。
老严夫妇虽然内心痛苦,但还是舍不得儿子和孙子受苦。虽然后悔不应该全款买房,但是木已成舟也无可奈何。老严夫妇也拉不下脸来争夺这套房产了。结果只能违反规定住在店里,差点连5百的罚款都交不出来。
05勇于担当才能有回馈爱的能力
让人最心酸的地方是老严夫妇把整个身家都搭进去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而且这大半生的积蓄也打了水漂。
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无条件、无底线的满足,导致他习惯接受和一味索取,失去了担当和回馈爱的能力。
想要避免这些父母就不要再无条件为孩子牺牲和付出一切了。要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来,要让他们去承担一定的责任。他们要学会对身边人表达爱和友好,感受自己是个“有用”的、能够担当的人。勇于担当才能有回馈爱的能力。
请谨记:父母不用爱孩子爱到满分。要懂得珍爱自己,孩子才会懂得爱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