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饶广信区监舍的特殊请求:疫情当前 请允许我立功赎罪
广信区红十字会送到的捐赠物品收据(林女士/供图)
3月10日,上饶广信区红十字会收到一批防疫物资:1万个口罩和2000斤84消毒液,物资由杨姓工作者经手签收,物资价值5万元,物资来源写着“爱心人士陈森元”。
疫情关头,捐赠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很常见,但捐赠对象是看守所在押人员,这一身份就使得捐赠变得特殊起来。杨姓工作者称,“看守所在押人员向我们捐物资,以前没有这样的案例,这是第一次!”
中国江西网/问政江西记者张丽云/文
看守所305监室的“特殊信件”(林女士/供图)
看守所305监室的“特殊来信”
“本人陈森元,男,现年43岁,婺源人,系婺源县森源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2019年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羁押在贵所305监室……值此全国人民都在积极投身防控疫情之中,本人因不能亲自参与其中而自责……本人作为民营企业负责人,平时乐善好施……值此国家危难之时,激发了本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初心,本人愿意以本人名义向遭受疫情的家乡捐赠人民币20万元或等值灾区需要的物资,用于抗击疫情,尽一点微薄之力……”
陈森元捐赠一事,得到广信区看守所毛所长确认,只不过捐赠价值由“20万元”变成“5万元”。
当记者问及陈森元在看守所的表现时,毛所长表示,应该是还不错,人在看守所里仍想捐物。
陈森元的捐赠物资(林女士/供图)
妻子“自作主张”:20万变5万的无奈
“他不在的这段时间很艰苦,(我)又怀孕又对接业务及厂里的管理,2019年6月22日被抓时候我怀孕,今年正月我生小孩,现在还在坐月子,如今又要复工复产又要带孩子,没精力去管其他的……”陈森元妻子林女士诉说道。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婺源县森源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17日,经营范围为服装服饰、鞋帽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服装辅料、面料的研发和生产;环保产品的技术研发。公司股东只有陈森元和林女士,这也就是林女士口中的“夫妻企业”,没有合伙人。
据悉,陈森元被羁押之前,企业订单都是他在管理,林女士只是参与厂内财务管理。企业没有合伙人,陈森元被羁押后,企业的运行重担自然落到林女士肩上。原本工厂有1000多名员工,现在只有300多人,生活需要继续,还在坚守的员工也需要生存,林女士也在尽全力维系着企业生存。
林女士告诉记者,有些客户知道陈森元被羁押起来,直接就不给订单;有些客户订单减少;有些客户通过朋友的保证才发放订单,影响还是很大的。
“老板没在,员工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前景,因为他不在,订单下滑,品牌撤离,企业面临倒闭的危机。现在复工复产,资金比较紧张,森元他在里面将近9个月了,也不知道公司的经济状况,所以根据我现在自身的条件捐赠了50000元物资。”
森源服饰厂内复工情况(林女士/供图)
“复工诉求”:服饰业转型生产防疫物资
10号当天捐赠防疫物资,林女士并没有出现,因自己还在坐月子,只能委托亲戚去红十字会代捐。
捐款捐物是有限的,但复工复产,助力经济复苏,力量才是可持续性的。
疫情暴发,物资紧缺,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仍有大量需求,也正是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许多服饰企业“转型”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
羁押在看守所的陈森元作为服饰企业的负责人,只能通过监室里的电视新闻了解外面的疫情情况,他深感自责。于是他提出捐款或者捐物的诉求,并让妻子去落实。此外,陈森元在所里还提出企业转型的“复工诉求”,森源服饰是做服饰的,可以转型生产口罩等防疫物资。
据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最高检涉疫情防控检察业务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涉疫情案件的法律适用、政策把握等问题,提出明确的意见,指导一线检察官办案,为其他执法司法部门办案提供参考。
“会议强调,要依法服务和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企业经营者,或者是对企业发展具有关键作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确实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适用缓刑的依法建议法院适用缓刑,最大程度防止给企业声场经营带来负面影响。对于已经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要认真负责地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如果不是确有羁押的必要,可以建议变更强制措施,为企业复工复产、搞好生产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采访中有人评价陈森元,他平时性格相对急躁,但爱憎分明,既惹了一点祸端,也经常为环卫工、贫困群体捐钱捐物。
林女士说:“我们企业具有转产能力,陈森元也提出要求,通过生产疫情所需要的口罩和防护服,来弥补所犯的
来源:中国江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