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看得见的美——飞行式陀飞轮

看得见的美——飞行式陀飞轮

发布时间:2020-03-13 23:20:23

大家都知道陀飞轮是由法国著名钟表大师宝玑(Abraham Louis Breguet)于1795年发明,是机械钟表机芯中的一个装置。

陀飞轮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抵抗地心引力带来的走时误差。在经过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后,越来越多的钟表大师开始打破常规,在传统陀飞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造,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就是陀飞轮的一种——飞行陀飞轮。

陀飞轮发明伊始,并不是外露的,整个机构都隐藏在背面,美观度并不是重要的考量点,所以几乎所有早期陀飞轮怀表,在正面都是看不见的。飞行式陀飞轮(Flying Tourbillon)又名浮动式陀飞轮,是由德国制表业发源地格拉苏蒂(Glahsutte)的制表师Alfred Helwig于1922年发明,它的结构特点是将宝玑式陀飞轮的框架上支承固定支架取消,同时把陀飞轮框架的支承都放置在底部让陀飞轮结构完全暴露出来。

Alfred Helwig

其设置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延续了宝石轴承支承方式,另一种是创新的滚珠轴承支承式。此方法是将陀飞轮框架固定于滚珠轴承上,让陀飞轮在任何一个方向均能保持比较平稳的工作状态。飞行式陀飞轮相对于宝玑式的优势,是看上去陀飞轮旋转框架没有了遮挡,能够完全显现出来,在运转的时候具有悬浮效果,提高了陀飞轮的新奇感以及动态表现力。

传统宝玑式陀飞轮

早期的陀飞轮都是经典的宝玑式,即有一条固定框架的钢制夹板。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陀飞轮上方有一条钢制的表桥,并不能够使佩戴者完全无死角的看清内部陀飞轮的结构。

格拉苏蒂式飞行陀飞轮

宝珀式飞行陀飞轮

大家可以清晰的分辨出以上两款陀飞轮与传统宝玑式陀飞轮的区别,在陀飞轮上方移除了上夹板的单臂支撑结构并,整个陀飞轮结构一览无遗。

这一微小改动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但是确实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轻盈美感。目前在各品牌最新推出的陀飞轮表款当中,飞行式陀飞轮在应用上要比宝玑式更广泛,究其原因,主要是今天人们对陀飞轮的向往,已从最开始的提高计时精准度变为动感美的体现。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