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山东青岛在汉党员志愿者期待疫情结束和父母团聚
(通讯员 张颖)对于张秀峰而言,过去的43年里,他拥有着多重身份,10岁的“爸爸”,12岁的“丈夫”,更是一个21岁的“党员”。党员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敢为人先,勇于奉献。当2020年的春节被笼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影下,2月22日,张秀峰站了出来,成为珞珈山街水生村社区的一名防疫志愿愿者。
艰难的决定:担心再也不能和父亲团聚
1月16日,张秀峰连夜从工程项目所在地安徽省芜湖市回到武汉,和妻子团聚后,他准备用几天的时间将新年礼物准备好,再带着妻子回山东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
张秀峰的父亲今年80岁,2016年被检查出胸腺癌晚期,分裂已扩散到肺部和骨髓,经过转移的中医治疗,病情有所控制,可仍不容乐观。
21日,张秀峰和儿子一起把礼物装车完成,准备第二天早上开车回山东,当看到电视手机上铺天盖地的新冠肺炎消息,张秀峰察觉到达到的严峻。陪父母,又担心自己将潜在病毒危险带到他们身边。”
“为了降低一切风险,没有办法,张秀峰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服从政府号召,留在武汉。情绪低落的张秀峰立即同父亲打了通”“更害怕再也不能陪父亲过一个全家团聚的春节。”电话说明情况,“父母表示理解,还一直安慰我,叮嘱我不要出门。”
本就是一个活泼外向的人,接下来的“宅男生活”让张秀峰越来越宅不住。看着社区网格群里不断加入的志愿者和下沉党员,想去社区帮忙做些防疫公益的心情愈发强烈。
光荣又兴奋: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2月22日,已经“葛优躺”了一个月的张秀峰在水生村社区网格群里看到计划招募社区防疫志愿者的消息,他当即与妻子商量,以一个21年党龄老党员身份报名参加防疫志愿服务。
第二天一早,张秀峰同另外3名志愿者一起前往社区报到,当戴上“公共文明志愿向导”的红袖章时,他觉得既光荣又兴奋。
成为志愿者的这段时间,张秀峰主要参与居民日常体温查询,离家居民劝告和提醒防护,生活物资分配采购,关爱孤寡寡老人和生活困难居民行动,代取快递物品等工作,同时兼顾顾家人的一日三餐,“累是累了点,却很充实。”
3月10日,张秀峰收到分发“爱心菜”的通知,考虑到管辖区有过多孤寡老人,他和其他几位志愿者直接提着一袋袋“爱心菜”上门。一位老婆婆听说是“爱心菜”,感动的泣不成声。拉着张秀峰的手一直在说,“政府没有忘记我们!”
这是张秀峰第一次看到老人这样哭,“但我觉得她应该是幸福的。感觉我们的付出都很值得!为国家和我们这个团队感到由衷的骄傲!”
细心和配合:团队协作才能出奇制胜
张秀峰曾多次问自己,从这一段特殊的经历中,他有没有成长。答案就是这样。
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群的桥梁,在疫情时期,更是保护居民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为了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水生村社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统筹协调下沉干部与志愿者,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这段时间,张秀峰和其他志愿者一样,变成居民的“贴心人”。他们总是要时刻留意。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的生活起居,发现问题时及时反馈给社区,还要实时关注网格群里居民的动态,将信息传递给社区和下沉干部,再由社区统筹筹划安排服务保障。
日前,社区一户居民的孩子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家人十分焦急,迅速向社区求援,刚准备下班回家的张秀峰听到消息后立即配合社区负责人联系120救护车赶来救援,并耐心安抚孩子家人,最终孩子成功脱险。“因为就住在水生所小区,遇到突发状况可以发挥近距离优势。”
据张秀峰介绍,自加入社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他每天的微信步数都在15000步以上,脚踩经常肿痛,有时候疼得不能都弯曲。可甚至这样,每当戴上红袖章和红帽子,那种自豪感和使命感便油然而生,战胜疫情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等疫情过去,我想带着老婆孩子回趟老家和父母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