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劝言:肝脏癌变须注意,除了酒这些也是祸害!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负责人体解毒、排毒、分泌胆汁、藏肝血等多种工作。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机能会不断衰退。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更是伤害肝脏的“利器 ”。
为什么喝酒会导致肝癌呢?
酒精进入体内后,会首先由肝脏进行分解。但是肝脏的分解能力是有限的,健康的肝脏一小时可以分解约10ml酒精,也就是20ml50°白酒。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脏负担过重。过多的酒精不能及时分解,会代谢出大量的乙醛,毒害肝细胞,诱发酒精肝肝硬化肝癌。
除了酒精,还有2个原因也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原因1:变质中的“黄曲霉素”
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质。据统计它比二甲基亚硝胺诱发肝癌能力大75倍。如果一次性摄入20毫克的话,就可能死亡。
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发霉变质的食物中,比如:霉变的坚果、发芽的土豆、放置超过12小时的剩饭、腐烂的水果等。
这类食物一旦变质,就容易滋生黄曲霉素,就算把坏的部分削掉,好的部分也已经被病菌感染了。千万不要为了节俭,不舍得扔。为了身体健康,该扔还得扔。
原因2:乙肝病毒
研究发现:肝癌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标志物高达90%以上(对照组仅约15%);
肝癌高发区HBsAg阳性者发生肝癌机会比阴性者高6~50倍;HBV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这说明,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关系密切,是肝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得了乙肝就要抗病毒治疗吗?
只要乙肝病毒复制持续存在,乙肝就会向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
研究显示:长期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少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比例近一半。因此,各国乙肝治疗指南都明确指出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