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首页 > 新闻中心 > 象山深呼吸系列③春季食疗在象山,收好这份春日美食攻略

象山深呼吸系列③春季食疗在象山,收好这份春日美食攻略

发布时间:2020-03-16 17:14:06

四季更替,适食而食,不时不食

在很多人的味觉记忆中

春天是最美好的

山野嫩蔬、河海时鲜、时令美味

是时候把春天吃进肚子里啦

//////////

我想以春天的名义

在象山,深呼吸

用味蕾来品尝

属于象山的春天味道

从人声鼎沸的菜场闹市

经过牛鹅成群的沿途景色

到和谐幽静的乡镇村落

寻口腹之味

也是寻象山县之本味

1

辣螺:开启味蕾的前菜

辣螺周身长着大小不一的犄角,颜色与礁石几乎无异,每到农历三月,辣螺就会成堆爬到礁石上产卵,沿海岛屿上,时常能拾到。

无论是象山岛民、还是度假的游客都很热衷于拾拣这一美味,因为除了鲜咸爽脆的口感外,辣螺还略带辣味,不过这种辣味有别于辣椒的辛辣刺激,只是温和地刺激味蕾。

就像是开启味蕾和话匣子的前菜,一口螺肉一口啤酒,一桌人很自然的开始碰杯相邀。

2

马鲛鱼:春天的使者

象山人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美味的河鲜或海鲜。作为时令水产,马鲛鱼是一种极为普遍的鱼,一年四季皆有出售,但当季吃才是最为鲜美,可谓是象山人“春盘里的宠儿”呢!

马鲛鱼少刺、肉嫩、味美,清蒸、捶鱼丸、做熏鱼,无一不适宜,这也是马鲛鱼的魅力所在。民间有“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鱼”的赞誉。而最好吃的马鲛鱼,当属清明节前后一个月的象山海域马鲛鱼,想尝鲜的朋友们抓紧时间哦~

3

麻糍:软糯的绵绵情谊

象山人儿时的记忆里,都有美味的青麻糍。春日里去踏青,在山野间和田梗边,总能见到迎风飘荡的艾草。它便是青麻糍的主要原材料。

小时候,有见到村头巷尾,人们捣麻糍的情景。将艾草和糯米充分混合,放进杵捣舂用十几斤的石锤反复捶捣,这是一项体力活,看起来普通的青麻糍,确是来之不易的。

青麻糍吃法可烘可煎,外面裹着黄色的松花粉,看起来细腻,味道更是爽滑可口,那是故乡里朦胧的回忆。

4

蛏子:名字有多怪,味道有多美

说到海鲜,绝对少不了种类繁多的贝壳类,清明时节的贝壳类也是一年中最肥美的时候,比如蛏子。象山人叫蛏子为“青”,春节过后,便到了起捕蛏子的时节。

蛏子肉白皙而丰腴,顶端的“美人腿”轻柔飘逸,伸展之间分外妖娆。古人总是喜欢把美食和美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人们用“西施舌”来形容蛏子的美。

盐焗蛏子好看又好味。锅中铺上厚厚一层精盐,好像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将盐烧烫,鲜蛏放进盐中,被烫熟的蛏子既鲜嫩又肥美。

5

青团:舌尖上的江南早春

江南人将第一次吃青团叫做“尝春”。

青团是山野之春,其颜色来自大自然,是春日香草的凝聚。清代大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到:“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小时候,到了做青团的日子,家里就会很热闹。大人在前面忙碌,我们小的就帮忙打打下手,觉得好玩。现在长大了,每次吃家里的青团,都觉得有一种外面店里买不到的自然味道。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狠狠地咬上一口,“韧结结”的,很少有人不吃第二只的。

黄鱼:象山鱼故事

象山是黄鱼的故乡。每当春夏之交,农历三四月“洋山时节”,大目洋、猫头洋渔船云集,有经验的船老大身体卧舱中耳贴船底,静听潮流声中黄鱼咕咕叫,如夏夜田野里一片蛙声,即撒网捕鱼。

大黄鱼肉质较好且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24小时服务电话0531-80961678

Copyright@2019 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9.济南民事非诉律师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