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奋战48天的武汉七院
再见了,奋战48天的武汉七院
我市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员圆满完成阶段性救治任务,在驻地休整
“今天,团队里还需要有人到武汉七院做最后的清理工作。因为连续加了3天班,我报名参加清理被护士长拒绝了,下午在驻地休息。”昨天下午,我市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的队员、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孔媛敏告诉记者,“现在心情挺复杂的,很想家,又对武汉七院有点不舍。”
3月14日,武汉市第七医院最后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从病区转出,负责该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河北支援湖北第一批医疗队,圆满完成了阶段性支援工作。这支医疗队中有来自我市3家医院的11位医护人员。在此奋战了48天后,他们接到了在驻地休整的通知。
看着空荡荡的病房 他们百感交集
“3月14日,我上的是下午班。刚上班,最后一个病人就转走了。我跟大家一起开始整理病例、清理病房,做最后的消毒杀菌。”沧州市中心医院护士李金月说,做完所有工作,看着空荡荡的病房,自己百感交集。
李金月说:“经过48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圆满完成了在七院的支援任务。曾经的忙忙碌碌都已经过去,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真要离开时,还有点不舍……”
沧州市传染病医院的郭连胜被安排在河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检验组。“检验组成员分成5组,每天三班倒,白天一个班,晚上两个班。我12日上后半夜的班,工作时间是13日凌晨1点到早上8点。那天需要检测的标本量已经很少了。”郭连胜说,14日自己应该上前半夜,但当天下午收到了原地休整的通知。
“虽然抗疫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目前还有近万名患者仍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如有需要,我一定会继续坚守阵地,直至全面胜利。”郭连胜说。
沧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玉是河北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危重症组副组长,他用“坚守”来形容这些天的工作。“坚守了这么多天,的确不容易,尤其是早期,工作的压力、感染的风险,让人心情压抑。好在队员们一个都不‘少’,我们也阶段性完成了任务。”
韩玉说,最近感触很多,一方面深感祖国的强大和政府的高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了疫情;另一方面,自己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一定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我们第一批来到这里的重症组的队员,都已经申请最后撤离。我们相约等疫情过去,再来武汉,看黄鹤楼、赏樱花。”韩玉说。
和武汉的“战友”相约 一定回来看风景
“3月14日,最后一个加班结束的时候,我和七院的‘战友’们合影留念。这48天,我们和七院的‘战友’们成了特别‘铁’的朋友。‘过命’的交情,分开真的很不舍。”孔媛敏笑着说,自从七院的病人清空后,这两天自己睡得特别好,看着宾馆小花园的花花草草,心情也特别好。
“分别的时候,七院的医护老师们对我们说,明年一定要再来武汉。他们说,再来七院,要领我们到处去看风景……然后,说了好多景点的名字。”孔媛敏说,“我们离开的时候,把病房整理得非常好,留给了七院一个干净、整洁、明亮的ICU。”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张丽,这两天仍然会在驻地和七院间来回奔波,因为还有一些像完善医疗资料之类的收尾工作要做。
“作为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况下来这里,我们都做了最坏的打算——被感染,所以来的时候也很紧张。但是真的来到武汉后,看着那么多病人在等着我们救治,我们就没空想别的了。”回忆起这奋战的48天,从被病人挤满的医院门口,到现在空荡荡的病房,张丽说:“心情很复杂,既有不舍,也很替出院的患者们高兴。”
说起有的队员为了让护目镜不起雾,涂了太多的剃须膏,以至于护目镜上起了很多泡泡,张丽忍不住笑了起来,好像把工作中的危险全“忘”了……
记者 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