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袁斌:“为战友负责,把好安全防线”
袁斌与李兰娟院士合影。 受访者供图
“咱们商丘医疗队的大部分人员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兰娟院士团队为医疗队队员进行了专场培训,培训结束后,也就是2月26日,进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重症监护病区开展工作。我和林逸轩、高婧、李静、许琰是重病一组最先进入到污染区的。”3月15日,刚结束工作回到驻地的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感控医生袁斌对记者说。
据了解,袁斌最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帮值班医生护士做好防护,把他们安全地送到岗位上。每次进入病区,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流程穿戴好防护用品,帽子、手套、防护服、隔离衣、医用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靴套、鞋套等防护用品一件都不能少,确保密闭完好无暴露。“老师,重新再来,这个动作会污染。”“老师,未作闭合性检查,再试一下。老师,防护镜下面的空隙太大了,需要处理一下。”……袁斌说,脱防护用品时也要监督,要不断地提醒。
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了非典病人,袁斌主要负责非典病房院感防控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大家齐心合力,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后来,袁斌亲历了2009年手足口病的战斗,参加了人感染H7N9的防控。
进入重症监护病区,穿戴防护用品还不算麻烦,真正繁琐和最易感染的是出污染区脱防护装备。从出病区脱去外层手套到最后摘掉口罩进入清洁区,大概有近30个动作,中间要进行12次手消毒。为了减少气溶胶传播,每个动作都急不得。
记者还了解到,他们所在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收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例。
只要进出隔离病房,袁斌就绷紧了弦,精神高度集中。袁斌说:“我要为战友负责,把好安全防线。”李兰娟院士进入病房查房前,袁斌还为她协助穿戴防护用品,再三检查后才进入病房。
袁斌说:“我院韩传恩院长作为这次带队总队长,请专家到驻地现场查看防护用品的准备情况,还把其他医院带的不合格的防护用品收上来,把合格的防护用品发到各个队员手里。他们依照标准,立足实际,把队员的安全放在首位,每日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反复指导、培训、检查,强化防控意识,保障职业安全。不断讨论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职业暴露的处理、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液的规范使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注重医用防护口罩的正确使用、手卫生的执行、空气消毒机的使用、脱卸防护用品的每一细节、气管插管和支气管镜操作人员的三级防护、清洗消毒的流程、多重耐药菌的管理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院感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参加防控是我的初心,从商丘到武汉,我们只是换了一个战场。支援武汉已20多天了,看着越来越多的患者出院,我相信战胜疫情的曙光就快到来!”袁斌说。